为您找到与大学科技论文范文 论文写作指导思想相关的共200个结果:
科技论文的题名是论文的画龙点睛之处,是表达论文的特定内容,反映研究范围和深度的最恰当、最简明的逻辑组合,即:题名应“以最少数量的单词来充分表述论文的内容”。
(1)准确(Accuracy):题名要准确地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
作为论文的“标签”,题名既不能过于空泛和一般化,也不宜过于烦琐,使人得不出鲜明的印象。如果题名中无吸引读者的信息,或写得生涩难解,就会失去读者;反之,题名吸引人,读者就有可能会进一步阅读摘要或全文,甚至复制并保存。
题名中准确的“线索”(keys)对于文献检索也至关重要,在期刊目录和网络检索的论文清单中,题名中的术语应是文章中重要内容的“亮点”。例如:
(i)Actionofantibioticsonbacteria(抗生素对细菌的作用。该题名过于宽泛)
(ii)Preliminaryobservationsontheeffectofcertainantibioticsonvariousspeciesofbacteria(某些抗生素对不同种类细菌作用效果的初步观察。该题名过于冗长、宽泛)
(iii)ActionofStreptomycinon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链霉素对结核杆菌的作用。该题名突出了研究对象,信息比较具体)
(iv)Inhibitionofgrowthof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byStreptomycin(链霉素对结核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该题名突出了研究结论和研究对象,信息完全且具体)
(2)简洁(Brevity):题名应当言简意赅,以最少的文字概括尽可能多的内容。
具体而言,题名最好不超过25个汉字,或100个英文字符(含空格和标点)。如若能用一行文字表达,就尽量不要用两行(超过两行有可能会削弱或冲淡读者对论文核心内容的印象)。
当然,在撰写题名时不能因为追求形式上的简短而忽视对论文内容的反映。题名过于简短,常起不到帮助读者理解论文的作用。在内容层次较多、难以简化的情况下,最好采用主、副题名相结合的方法,如:“空位BLAST(碱基局部对准检索):新一代蛋白质数据库检索程序”,其中的副题名起补充、说明作用,可起到很好的效果。
(3)清楚(Clarity):题名要清晰地反映文章的具体内容和特色,明确表明研究工作的独到之处,力求简洁有效、重点突出。
为表达直接、清楚,以便引起读者的注意,应尽可能地将表达核心内容的主题词放在题名开头。
题名中应慎重使用缩略语。尤其对于可有多个解释的缩略语,应严加限制,必要时应在括号中注明全称。对那些全称较长,已得到科技界公认的缩写,才可使用,并且,这种使用还应受到相应期刊读者群的制约。如:DNA(deoxyribonucleicacid,脱氧核糖核酸)、AIDS(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等已为整个科技界公认和熟悉,可以在各类科技期刊的题名中使用;BWR(boilingwaterreactor,沸水反应堆)、PWR(pressurizedwaterreactor,压水反应堆)等已为整个核电学界公认和熟悉,可以在核电期刊的题名中使用,等等。
为方便二次检索,题名中应避免使用化学式、上下角标、特殊符号(数字符号、希腊字母等)、公式、不常用的专业术语和非英语词汇(包括拉丁语)等。有些“文体指南”和“作者须知”中还特别规定题名中不得使用专利名、化工产品、药品、材料或仪器的公司名、特殊商业标记或商标等。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
论文写作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内容要求短、精、完整。
有很多同学都觉得论文写作很难,其实不然,只要我们掌握了其中的写作方法,就能够驾驭各种论文。今天小编要跟大家分享的与论文相关的内容是:三峡大学理学院毕业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三峡大学理学院毕业论文写作格式要求具体内容如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毕业正文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及全部用计算机打印。
2、课题任务书装订在正文目录之前。
3、 “目录” 居中用四号黑体加粗,中间空12个字距。页码采用阿拉伯数字加“()”右顶格止,前面加“………………”;汉字用五号宋体,英文及数字用五号Times New Roman;论文文本每页右上角有页码,用五号Times New Roman。
4、标题控制在20个汉字以内,居中用四号黑体加粗;如语意未尽,可以借副标题予以补充,置于标题下,前加破折号,用小四号黑体加粗。
5、按五号字空行后,居中用小四号宋体打印三行内容: 学生:××× 指导教师:××× 三峡 理学院
6按五号字空行并空2个字距后,用五号黑体打印“摘要:”,接着用五号宋体打印内容,篇幅控制在200字左右,换行时为自动换行,不空字距。中文摘要下方为英文摘要,用五号Times New Roman,“Abstract:”加粗。
7、换行空2个字距后,用五号黑体打印“关键词:”,接着用五号宋体打印内容,关键词由3—8个词或词组组成,各关键词之间用分号相隔。中文关键词下方为英文关键词(小写),用五号Times New Roman,“Key words:”加粗。
8、按五号字空行并空两个字距后直接五号宋体打印前言内容,不编序号。
9、按五号字空行后打印主体部分及总结。各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相隔,末尾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如“1”“2.1”“3.1.2”等;各层次的序号均左顶格起,后空1个字距接排标题。第1层次的序号及标题上下按五号字空行,用小四号黑体加粗,其它用五号宋体。论文中的表、图和公式按第1层次的序号编号,如:“表1.1”、“表1.6”……, “图1.1”、“图1.7”……(编号后空1个字距接排图名及表名),“公式1—(1)”、“公式1—(2)”……。图及表用小五号宋体居中排,图名和表名用小五号黑体加粗,分别置于图的下方和表的上方并居中排。公式一律用公式编辑器打印,序号标注在最后一行的最右边,前面加“………………”;公式换行时,只能在+,-,×,÷,<,>等处换行,上下式尽可能在“=”处对齐。
10、致谢、附录均左顶格起,不编序号,用小四号黑体加粗,上下按五号字空行,其后内容用五号宋体。附录有复印的图表,用16K纸单面复印,页边距与毕业论文稿纸一致,便于装订。
11、“参考文献”左顶格起(不编序号),用小四号黑体加粗,上下按五号字空行,其后内容用五号宋体。引用顺序号加“〔 〕”左顶格起,后空1个字距后著录。著录顺序见《三峡大学毕业论文工作实施条例》P16或封二、封三。“〔 〕”中顺序号与正文中顺序号一致(正文中按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用上标“〔 〕”标明)。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文献。
12、毕业论文正文不少于1.5万字。
二、文献综述
由前言、主体、总结和参考文献组成。
第一页第一行左起顶格,用四号宋体打印“文献综述”。换第二行打印标题,格式见第一条1、4、5、8、9、11。文献综述不少于3000字(前言300字左右,主体2500字左右,总结100—200字),其中参考文献不少于15种。
三、外文翻译
1、外文资料用16K纸单面复印或打印,页边距与毕业论文稿纸一致,便于装订。
2、译文:第一页第一行左起顶格,用四号宋体打印“外文翻译”。换第二行打印标题,格式见第一条1、4。标题为原文标题的中文译文,作者是华人时,署名为中文,否则,署名为英文名。(格式与第一条对应部分相同)。
3、装订时,原文在前,译文在后。
4、外文翻译不少于3000汉字。
四、开题报告
第一页第一行左起顶格,用四号宋体打印“开题报告”。换第二行打印标题,格式见第一条1、4、5、9、11及其与第一条对应部分相同。除参考文献外其余部分不少于800字。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科技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研究的,并在科学理论、方法或实践上获得的新的进展或突破,应体现与前人不同的新思维、新方法、新成果,以提高国内外学术同行的引文率。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科技论文写作的格式要求及相关写作技巧。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科技论文是在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领域里的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分析和阐述,揭示出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而撰写成的论文。科技论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点,在于创新性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成果的科学论述,是某些理论性、实验性或观测性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是某些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新成果的科学总结。因此,完备的科技论文应该具有科学性、首创性、逻辑性和有效性,这也就构成了科技论文的基本特征。
科学性——这是科技论文在方法论上的特征,它不仅仅描述的是涉及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命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论述的内容具有科学可信性,是可以复现的成熟理论、技巧或物件,或者是经过多次使用已成熟能够推广应用的技术。
首创性——这是科技论文的灵魂,是有别于其他文献的特征所在。它要求文章所揭示的事物现象、属性、特点及事物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或者这些规律的运用必须是前所未见的、首创的或部分首创的,必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对前人工作的复述、模仿或解释。
逻辑性——这是文章的结构特点。它要求科技论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前提完备、演算正确、符号规范,文字通顺、图表精制、推断合理、前呼后应、自成系统。
有效性——指文章的发表方式。当今只有经过相关专业的同行专家的审阅,并在一定规格的学术评议会上答辩通过、存档归案;或在正式的科技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才被承认为是完备和有效的。这时,不管科技论文采用何种文字发表,它表明科技论文所揭示的事实及其真谛已能方便地为他人所应用,成为人类知识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不同的角度对科技论文进行分类会有不同的结果。从目前期刊所刊登的科技论文来看主要涉及以下5类:
第一类是论证型——对基础性科学命题的论述与证明,或对提出的新的设想原理、模型、材料、工艺等进行理论分析,使其完善、补充或修正。如维持河流健康生命具体指标的确定,流域初始水权的分配等都属于这一类型。从事专题研究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多些。
第二类是科技报告型——科技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记述型文章是它的一种特例。专业技术、工程方案和研究计划的可行性论证文章,科技报告型论文占现代科技文献的多数。从事工程设计、规划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多些。
第三类是发现、发明型——记述被发现事物或事件的背景、现象、本质、特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和人类使用这种发现前景的文章。阐述被发明的装备、系统、工具、材料、工艺、配方形式或方法的功效、性能、特点、原理及使用条件等的文章。从事工程施工方面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稿件多些。
第四类是设计、计算型——为解决某些工程问题、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而进行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某些系统、工程方案、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优化设计以及某些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某些产品或材料的设计或调制和配制等。从事计算机等软件开发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多些。
第五类是综述型——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科技论文(如文献综述),与一般科技论文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不要求在研究内容上具有首创性,尽管一篇好的综述文章也常常包括某些先前未曾发表过的新资料和新思想,但是它要求撰稿人在综合分析和评价已有资料基础上,提出在特定时期内有关专业课题的发展演变规律和趋势。它的写法通常有两类:一类以汇集文献资料为主,辅以注释,客观而少评述。另一类则着重评述。通过回顾、观察和展望,提出合乎逻辑的、具有启迪性的看法和建议。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较多。
一篇完整的科技论文应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论文的内容、参考文献。
3.1 题目
题目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用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论文的主题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并且使之具有画龙点睛,启迪读者兴趣的功能。一般情况下,题目中应包括文章的主要关键词。题名像一条标签,切忌用较长的主、谓、宾语结构的完整语句逐点描述论文的内容,以保证达到“简洁”的要求;而“恰当”的要求应反映在用词的中肯、醒目、好读好记上。当然,也要避免过分笼统或哗众取宠的所谓简洁,缺乏可检索性,以至于名实不符或无法反映出每篇文章应有的特色。题名应简短,不应很长,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3.2 署名
著者署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著者系指在论文主题内容的构思、具体研究工作的执行及撰稿执笔等方面的全部或局部上作出的主要贡献的人员,能够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负责答辩的人员,是论文的法定权人和责任者。署名人数不该太多,对论文涉及的部分内容作过咨询、给过某种帮助或参与常规劳务的人员不宜按著者身份署名,但可以注明他们曾参与了哪一部分具体工作,或通过文末致谢的方式对他们的贡献和劳动表示谢意。合写 论文的著者应按论文工作贡献的多少顺序排列。著者的姓名应给全名,一般用真实姓名。同时还应给出著者完成研究工作的单位或著者所在的工作单位或通信地址。
3.3 文摘
文摘是现代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极短的文章才能省略。文摘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文摘有两种写法:报道性文摘—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文摘也称简介;指示性文摘—指示一次文献的陈述主题及取得的成果性质和水平的简明文摘。介乎其间的是报道、指示性文摘—以报道性文摘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文摘形式表述其余部分的文摘。一般的科技论文都应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而对综述性、资料性或评论性的文章可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文摘。文摘可作者自己写,也可由编者写。编写时要客观、如实地反映一次文献;要着重反映文稿中的新观点;不要重复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内容;不要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书写要合乎语法,尽量同文稿的文体保持一致;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摘要字数一般在300字左右。
3.4 关键词
为了便于读者从浩如烟海的书刊中寻找文献,特别是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应在文摘后给出3-8个关键词。选能反映文献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关键词。首先要选列人似语主题词一劫的规范性词。
3.5 引言
引言(前言、序言、概述)经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主要回答“为什么”(Why)这个问题。它简明介绍科技论文的背景、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历史与现状(有时亦称这部分为文献综述),以及著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科技论文的追求目标、研究范围和理论、技术方案的选取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等同于文摘,或成为文摘的注释。
3.6 正文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回答“怎么研究”(how)这个问题。正文应充分阐明科技论文的观点、原理、方法及具体达到预期目标的整个过程,并且突出一个“新”字,以反映 科技论文具有的首创性。根据需要,论文可以分层深人,逐层剖析,按层设分层标题。科技论文写作不要求文字华丽,但要求思路清晰,合乎逻辑,用语简洁准确、明快流畅;内容务求客观、科学、完备,要尽量让事实和数据说话;凡用简要的文字能够说清楚的,应用文字陈述,用文字不容易说明白或说起来比较繁琐的,应由表或图来陈述。物理量和单位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3.7 结论
结论是整篇文章的最后总结。结论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回答“研究出什么”(What)。它应该以正文中的试验或考察中得到的现象、数据和阐述分析作为依据,由此完整、准确、简洁地指出:一是由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或实验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二是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三是与先前已经发表过的(包括他人或著者自己)研究工作的异同;四是本论文在理论上与实用上的意义与价值;五是对进一步深人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3.8 参考文献
它是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著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而向读者提供文中引用有关资料的出处,或为了节约篇幅和叙述方便,提供在论文中提及而没有展开的有关内容的详尽文本。被列入的论文参考文献应该只限于那些著者亲自阅读过和论文中引用过,而且正式发表的出版物,或其他有关档案资料,包括专利等文献。
4、如何写科技论文--科技论文写作技巧
4.1 科技论文的选题
科技论文的选题一方面要选择本学科觅待解决的课题,另一方面要选择本学科处于前沿位置的课题。在2006年召开的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汪恕诚部长针对今后的水利科研工作,强调要重视研究十大问题:一是河流健康标准;二是大坝与生态;三是河道演变的人工干预;四是河流生态的修复与建设;五是河流水量分配导则,即初始水权的分配;六是节水型社会的体制建设;七是跨流域调水的生态影响;八是生态调度问题;九是灾害保险与社会管理;十是水库征地移民。这些都是作论文很好的选题。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饮水安全、粮食安全等都有许多很好的选题。
选题确定后,就要定题目了。题目有大有小,有难有易。太大了,由于学力不足,无法深人,很容易写成蜻蜓点水,浮光掠影,面面俱到,一个问题也没有论述深透,也没有能够解决,论文还是没有分量,华而不实,难于完成;太小了轻而易举。写作时要确定一个角度,把题目缩小。因此确定 科技论文的具体题目和论证角度,应该量力而行,实事求是,不要好高鹜远,贪大贪深,勉强去做一个自己无力胜任的题,自己毫无基础和准备的题。题目的大小,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大题可以小作,小题可以大作。关键还在于如何确定具体的角度,如抓住一个重要的小题,学科中的关键问题,能够深人其本质,抓住要害,从各个方面把它说深说透,有独到的新见解,把这个问题的难点和症结找准了,科学地给予解决了,那 论文就很有分量。因此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确定主题和论证的角度,除了量力而行外,还应注意要从自己有基础、了解的事情着手。
比如,编辑部收到过这样一些来稿,有的基层作者写的题目很大,如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南水北调工程的设想等,这类稿件题目很大也很泛,从他们所掌握的资料,很难做那么大的课题研究,写的论文很空,东抄西拼,缺少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些见解缺少理论的依据,因此这类稿件很难被采用。还有一些行业外人士写黄河的裁弯取直,所写的稿件缺乏对水利知识的了解,研究的不是他们所熟悉的东西,缺乏理论基础,这样的稿件也很难被采用。
4.2 科技论文的准备
确定科技论文的题目和论证角度后,就要做搜集材料的工作,尽可能了解前人对于这个问题已经发表过的意见,他们已经取得的成果,正确的可以汲取和继承,走过的弯路,犯过的错误,可以避免和防止。应该汲取前人已有的经验,去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新问题。在博览广搜有关材料的过程中,应该时刻以自己论题为中心去思考这些材料,区别其正确、错误,找出其论证不足与需要增补、发挥之处,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论文的观点。搜集材料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思考钻研、形成论点的过程。在材料的搜集、研究过程完成时,论文提纲也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
制定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验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称,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和谐,每一个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为全局所需要,是否丝丝 入扣,相互配合,都能为主题服务。因此写提纲的好处是帮助自己从全局着眼,树立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明确层次和重点,简明具体,一目了然。
对搜集的材料,要进行分析、提炼,保留那些能说明论点的例证材料。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局部要服从整体。单从某一局部看,有些论点和例子可能是精彩的,但从全局确定的基本发展线中看,它插不进去,用不上,只能割爱。
科技论文应有说服力,为了有说服力,就必须有虚有实,有论点有例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论证过程有严密的逻辑性,并且论文要有层次。
4.3 科技论文的撰写
科技论文提纲确定了,就要撰写初稿。原则上要简明扼要,指出问题,说明问题,分析问题。提纲只是预拟一个轮廓,不可能对每一细部都考虑周密完善。在写作时,顺着写作思路而作,对于论点、例证和论证步骤等等细部,很可能发现原来提纲中某些设想计划是不恰当的,就应该加以修改和调整;临时发现某些论点、例证和论证理由不确切,还应该重新查书、思考、斟酌和推敲,给予增补,使之完善。当然,文气的通畅,文字的华美,还是必要的。该用排比、重复强调等修辞手法,以突出重点、倾注感情的地方,需要妙笔生花、使读者产生特殊感应的地方,还是不能吝惜笔墨。总之,该长则长,该短则短,量体裁衣,从内容出发,为内容服务,句无虚发,字无浪费,这是基本原则。
初稿写成以后,应再三修改,审查是否符合要求。事实上,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很难一次就达到完善恰当的程度。仔细检查,反复修改,总会发现还有不恰当、不完善之处,大至问题是否提得鲜明中肯,论点和事例有无说服力,结构层次是否严谨,小至文字的修饰加工,有无废话,语言是否准确、鲜明、生动,等等,总会发现尚需修改之处,发现很多在提纲中看不出的毛病,原先估计不到的问题。写成初稿后反复审查和修改,是十分必要的。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是科技论文的起码要求。持之有故即事实的根据;言之成理是条理清楚,观点明确。真理的标准在于实践,仅仅“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还不一定正确,必须能够经受实践的检验,即付诸实践,取得预期的效果,简略地说,可以说是“行之有成”,即成功的实践效果。
一篇好的科技论文不光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还应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要安排好结构,一般应遵循以下5个原则:
一是围绕主题,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根据需要,加以适当安排,使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
二是疏通思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就是说,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内部联系,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三是结构要完整而统一,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客观事物的发展必然经过开始、中间、结尾3个阶段,同样每篇文章也必然经过3个阶段。
四是要层次分明,有条不紊。文章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层次。层次就是文章中材料的次序。写文章时把所选材料分成若干部分,按照主题思想的需要,适当安排,分出轻重缓急,依次表达,前后连贯,充分而鲜明地把主题思想表达出来。
五是要适合文章体裁。体裁不同,结构也不会完全相同。各种文体都有自己的结构特点。一般说来论说文是以事物的内部逻辑关系来安排结构层次,因此论说文以说理论证为主,同记叙文以“事”为主不同。
对于初写科技论文的人来说,论文题目不宜太大,篇幅不宜太长,涉及问题的面不宜过宽,论述的问题也不求过深。应尽可能在前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一点新的看法。
在第二步时,论文的题目可大一点、深一点。论文题目可以是着重谈某一点,如某个重要问题的某一个重要侧面或某一当前疑难的焦点,解决了这一点,有推动全局的重要意义。
在第三步时,对某专业的基本问题和重要疑难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对这个专业的学术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
第四步时,对某一学科有关的领域有深邃广博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对某学科提供创造性见解,对此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或对此学科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突破。
注意不必要去追求写全面论述性的大问题,所写的主题,可以很小,却又是重要的。其实选题很多,选自己熟悉和所从事的工作,并对今后工作有益的选题,既能总结工作的得失又能促进工作。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论文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根据内容的不同,摘要可分为以下三大类: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科技论文摘要的写作攻略。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要应将论文的研究体系、主要方法、重要发现、核心结论等,简明扼要地加以概括。
撰写摘要前必须明确摘要的要素和基本要求。
(1)研究目的: 准确描述该研究的目的,表明研究的范围和重要性。
(2)研究方法: 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设计, 结论是如何得到的。
(3)结果: 简要列出该研究的主要结果,有什么新发现,说明其价值和局限。叙述要具体、准确。
(1)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拥有一次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文献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因此,摘要是一种可以被引用的完整短文。
(2)用第三人称。作为一种可阅读和检索的独立使用的文体,摘要只能用第三人称而不用其他人称来写。有的摘要出现了“我们”、“作者”作为摘要陈述的主语,一般讲,这会减弱摘要表述的客观性,有时也会出现逻辑上讲不通。
(3)排除在本学科领域方面已成为常识的或科普知识的内容。
(4)不得简单地重复论文篇名中已经表述过的信息。
(5)要客观如实地反映原文的内容,要着重反映论文的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
(6)要求结构严谨、语义确切、表述简明、一般不分段落;切忌发空洞的评语,不作模棱两可的结论。
(7)要采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
(8)不使用图、表或化学结构式,以及相邻专业的读者尚难于清楚理解的缩略语、简称、代号。
(9)不得使用一次文献中列出的章节号、图、表号、公式号以及参考文献号。
(10)要求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以及正确地书写规范字和标点符号。
(11)要求使用众所周知的国家、机构、专用术语尽可能用简称或缩写。
(12)长度要在杂志要求的下限与上限之间。
下面是一篇发表在美国光学学杂志的论文摘要。请与前面的要素和撰写要求对比阅读,细细体会。
Generalized Huygens–Fresnel diffraction integral for misaligned asymmetricfirst-order optical systems and decentered anisotropic Gaussian Schell-model beams
Received January 29, 2001; revised manuscript received July 19, 2001;
accepted July 19, 2001
Abstract
The generalized Huygens–Fresnel diffraction integral for misalignedasymmetric first-order optical systems is derived by using the canonical operator method, which enables us to study propagation properties of anisotropic Gaussian Schell-model (AGSM) beams through misaligned asymmetricfirst-order optical systems. It is shown that under the action of misaligned asymmetric first-order optical systems AGSM beams do not preserve the closed property. Therefore generalized partially coherent anisotropic GaussianSchell-model beams called decentered anisotropic Gaussian Schell-model (DAGSM) beams are introduced, and AGSM beams can be regarded as a special case of DAGSM beams.? 2002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OCIS codes: 260.1960, 050.1940, 350.5500.
在收到修改稿的当天,论文就被录用。可见评审人的意见是修改后发表,并且可以判定论文的修改内容不重要。说明论文的初稿与杂志要求基本相符。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科技论文在情报学中又称为原始论文或一次文献,它是科学技术人员或其他研究人员在科学实验(或试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以及人文艺术研究领域的现象(或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综合的研究和阐述,进一步的进行一些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总结和创新另外一些结果和结论,并按照各个科技期刊的要求进行电子和书面的表达。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英语科技论文范文:论英语影视作品与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的一大弊端就是重视阅读,轻视听力;重视背诵,轻视运用;而且往往让学生学到的只是脱离生活的一些英语语法规则,缺乏实际的情景运用能力。虽然近几年来情况有所改善,但是实用性英语教学还需进一步改善,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突出和加强听说与交流能力的培养。英语原声电影所提供的语言环境是其它英语教材无法比拟的。寓教于乐,提供真实地道的宽松自然的语言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和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所以大学英语课堂上如果穿插一些与单元话题相关的电影片段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电影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一)通过英语原声电影,学生可以学习到地道的口语表达
在日常的英语授课过程中,学生接触到的大多是书面用语。书面用语对于在各类书面考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英语四、六级以及研究生入学考试等等。而影视作品往往采用的是真实的语言,与精读和视听说上面的材料有着明显的区别。影视作品语速快速流畅,应用了大量的方言、俚语等,那么学生通过影视作品,可以学到这些地道的口语表达。
学生在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后,要学到地道的英语需要接触大量鲜活的当代英语。而电影文字简单,生词较少,几乎都是一些日常会话的句子,但发音标准,快速,流畅,语气变化多样。另外电影场景真实,提供的语言环境是其他英语教材所无法比拟的,学习者可以更好的把自己置身于说英语的环境中。例如在影片《罗马假日》中,有这样几句话:Life isn’t alwayswhat one likes,is it?(生活并非总是如人所愿的,不是吗?)Live dangerously.Take the whole day.(活得刺激点。玩儿它一整天。)那么在日常英语交流中学生可以张口就来。
(二)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我国的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外语学习更应该是这样。我们知道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培养学生能够用英语交流信息。同时社会对大学生的外语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该如何改进外语教学呢?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很关键的。兴趣是学习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学习的动机,激发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他们对学习的内容高度注意,就会主动的学习,以取得最佳学习效果。我们应该不断的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及课外活动,创造一种自由交际的气氛,让学生置于有交际的环境里,把语言的输入与输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及创造力,在交际中提高交际能力、综合能力和素质,最终达到使学生能够用英语交流信息的目的。
寓教于乐是每个人都渴望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英语学习中。电影自然的融合多种介质,把学习者融入到声、光、色的综合体中,从中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英语语言风格,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大部分学生看英语电影的热情很高,并且想把电影中的表达法用在自己的口语表达中去,所以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就会变得越来越高。都希望把英语学好,然后可以观看原汁原味的英语电影。
(三)可以促进学生交际文化能力的培养
根据《辞海》的解释,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人们普遍认为,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学家拉多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中这样论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
因此语言与文化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学习其语言文化的过程,在外语教学中要重视社会文化因素,不能因为时间有无或方便与否而决定取舍。学生可以借助电影来扩展生活,打开自己与世界之间的隔阂,了解异国文化,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决不能与学习社会文化割裂开来。而英语电影反映了英美人们日常生活,有很多习惯和习俗与我们的文化差别较大。在情景剧《老友记》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那种尊重个体,个人主义凸显。总之,电影可以了解英美社会和文化,接触鲜活地道英语,创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气氛。胡文仲教授曾经说过:“不了解美国的个人主义就不可能理解美国人的行为。”美国人的个人主义并不是自私,而是尊重个人的想法,尊重个人的隐私,不要求每个人一致,重视个体差异。
观赏电影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并非娱乐的目的,所以教师要作好引导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决策者、执行者和组织者的作用。教师要在课程开始时介绍所要欣赏的电影的基本情况,例如电影的类型,主要演员,剧情介绍等等。比如在欣赏影片《西雅图不眠夜》时,首先向学生介绍所看电影的类型:喜剧故事片。主要演员:汤姆·汉克斯,梅格·莱恩。剧情介绍:建筑师山姆经受丧偶之痛,与儿子约拿移居西雅图。约拿在圣诞前夜打电话到电台要为父亲寻找新伴侣。报社记者安妮深为山姆所感动,他毅然飞往西雅图,但两人的缘分似乎总是擦肩而过。最后,在约拿的坚持下,三人终于在情人节相遇在帝国大厦的顶层。在观看影片时可以让学生进行下列课堂活动。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科技论文也是一种学术论文。现阶段,在我国,科技论文一般泛指SCI、EI、ISTP论文等。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科技论文写作格式相关指导。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科技论文是在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领域里的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分析和阐述,揭示出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而撰写成的论文。科技论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点,在于创新性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成果的科学论述,是某些理论性、实验性或观测性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是某些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新成果的科学总结。因此,完备的科技论文应该具有科学性、首创性、逻辑性和有效性,这也就构成了科技论文的基本特征。
科学性——这是科技论文在方法论上的特征,它不仅仅描述的是涉及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命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论述的内容具有科学可信性,是可以复现的成熟理论、技巧或物件,或者是经过多次使用已成熟能够推广应用的技术。
首创性——这是科技论文的灵魂,是有别于其他文献的特征所在。它要求文章所揭示的事物现象、属性、特点及事物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或者这些规律的运用必须是前所未见的、首创的或部分首创的,必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对前人工作的复述、模仿或解释。
逻辑性——这是文章的结构特点。它要求科技论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前提完备、演算正确、符号规范,文字通顺、图表精制、推断合理、前呼后应、自成系统。
有效性——指文章的发表方式。当今只有经过相关专业的同行专家的审阅,并在一定规格的学术评议会上答辩通过、存档归案;或在正式的科技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才被承认为是完备和有效的。这时,不管科技论文采用何种文字发表,它表明科技论文所揭示的事实及其真谛已能方便地为他人所应用,成为人类知识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不同的角度对科技论文进行分类会有不同的结果。从目前期刊所刊登的科技论文来看主要涉及以下5类:
第一类是论证型——对基础性科学命题的论述与证明,或对提出的新的设想原理、模型、材料、工艺等进行理论分析,使其完善、补充或修正。如维持河流健康生命具体指标的确定,流域初始水权的分配等都属于这一类型。从事专题研究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多些。
第二类是科技报告型——科技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记述型文章是它的一种特例。专业技术、工程方案和研究计划的可行性论证文章,科技报告型论文占现代科技文献的多数。从事工程设计、规划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多些。
第三类是发现、发明型——记述被发现事物或事件的背景、现象、本质、特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和人类使用这种发现前景的文章。阐述被发明的装备、系统、工具、材料、工艺、配方形式或方法的功效、性能、特点、原理及使用条件等的文章。从事工程施工方面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稿件多些。
第四类是设计、计算型——为解决某些工程问题、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而进行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某些系统、工程方案、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优化设计以及某些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某些产品或材料的设计或调制和配制等。从事计算机等软件开发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多些。
第五类是综述型——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科技论文(如文献综述),与一般科技论文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不要求在研究内容上具有首创性,尽管一篇好的综述文章也常常包括某些先前未曾发表过的新资料和新思想,但是它要求撰稿人在综合分析和评价已有资料基础上,提出在特定时期内有关专业课题的发展演变规律和趋势。它的写法通常有两类:一类以汇集文献资料为主,辅以注释,客观而少评述。另一类则着重评述。通过回顾、观察和展望,提出合乎逻辑的、具有启迪性的看法和建议。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较多。
一篇完整的科技论文应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论文的内容、参考文献。
3.1 题目
题目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用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论文的主题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并且使之具有画龙点睛,启迪读者兴趣的功能。一般情况下,题目中应包括文章的主要关键词。题名像一条标签,切忌用较长的主、谓、宾语结构的完整语句逐点描述论文的内容,以保证达到“简洁”的要求;而“恰当”的要求应反映在用词的中肯、醒目、好读好记上。当然,也要避免过分笼统或哗众取宠的所谓简洁,缺乏可检索性,以至于名实不符或无法反映出每篇文章应有的特色。题名应简短,不应很长,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3.2 署名
著者署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著者系指在论文主题内容的构思、具体研究工作的执行及撰稿执笔等方面的全部或局部上作出的主要贡献的人员,能够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负责答辩的人员,是论文的法定权人和责任者。署名人数不该太多,对论文涉及的部分内容作过咨询、给过某种帮助或参与常规劳务的人员不宜按著者身份署名,但可以注明他们曾参与了哪一部分具体工作,或通过文末致谢的方式对他们的贡献和劳动表示谢意。合写 论文的著者应按论文工作贡献的多少顺序排列。著者的姓名应给全名,一般用真实姓名。同时还应给出著者完成研究工作的单位或著者所在的工作单位或通信地址。
3.3 文摘
文摘是现代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极短的文章才能省略。文摘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文摘有两种写法:报道性文摘—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文摘也称简介;指示性文摘—指示一次文献的陈述主题及取得的成果性质和水平的简明文摘。介乎其间的是报道、指示性文摘—以报道性文摘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文摘形式表述其余部分的文摘。一般的科技论文都应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而对综述性、资料性或评论性的文章可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文摘。文摘可作者自己写,也可由编者写。编写时要客观、如实地反映一次文献;要着重反映文稿中的新观点;不要重复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内容;不要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书写要合乎语法,尽量同文稿的文体保持一致;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摘要字数一般在300字左右。
3.4 关键词
为了便于读者从浩如烟海的书刊中寻找文献,特别是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应在文摘后给出3-8个关键词。选能反映文献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关键词。首先要选列人似语主题词一劫的规范性词。
3.5 引言
引言(前言、序言、概述)经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主要回答“为什么”(Why)这个问题。它简明介绍科技论文的背景、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历史与现状(有时亦称这部分为文献综述),以及著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科技论文的追求目标、研究范围和理论、技术方案的选取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等同于文摘,或成为文摘的注释。
3.6 正文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回答“怎么研究”(how)这个问题。正文应充分阐明科技论文的观点、原理、方法及具体达到预期目标的整个过程,并且突出一个“新”字,以反映 科技论文具有的首创性。根据需要,论文可以分层深人,逐层剖析,按层设分层标题。科技论文写作不要求文字华丽,但要求思路清晰,合乎逻辑,用语简洁准确、明快流畅;内容务求客观、科学、完备,要尽量让事实和数据说话;凡用简要的文字能够说清楚的,应用文字陈述,用文字不容易说明白或说起来比较繁琐的,应由表或图来陈述。物理量和单位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3.7 结论
结论是整篇文章的最后总结。结论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回答“研究出什么”(What)。它应该以正文中的试验或考察中得到的现象、数据和阐述分析作为依据,由此完整、准确、简洁地指出:一是由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或实验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二是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三是与先前已经发表过的(包括他人或著者自己)研究工作的异同;四是本论文在理论上与实用上的意义与价值;五是对进一步深人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3.8 参考文献
它是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著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而向读者提供文中引用有关资料的出处,或为了节约篇幅和叙述方便,提供在论文中提及而没有展开的有关内容的详尽文本。被列入的论文参考文献应该只限于那些著者亲自阅读过和论文中引用过,而且正式发表的出版物,或其他有关档案资料,包括专利等文献。
4.1 科技论文的选题
科技论文的选题一方面要选择本学科觅待解决的课题,另一方面要选择本学科处于前沿位置的课题。在2006年召开的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汪恕诚部长针对今后的水利科研工作,强调要重视研究十大问题:一是河流健康标准;二是大坝与生态;三是河道演变的人工干预;四是河流生态的修复与建设;五是河流水量分配导则,即初始水权的分配;六是节水型社会的体制建设;七是跨流域调水的生态影响;八是生态调度问题;九是灾害保险与社会管理;十是水库征地移民。这些都是作论文很好的选题。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饮水安全、粮食安全等都有许多很好的选题。
选题确定后,就要定题目了。题目有大有小,有难有易。太大了,由于学力不足,无法深人,很容易写成蜻蜓点水,浮光掠影,面面俱到,一个问题也没有论述深透,也没有能够解决,论文还是没有分量,华而不实,难于完成;太小了轻而易举。写作时要确定一个角度,把题目缩小。因此确定 科技论文的具体题目和论证角度,应该量力而行,实事求是,不要好高鹜远,贪大贪深,勉强去做一个自己无力胜任的题,自己毫无基础和准备的题。题目的大小,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大题可以小作,小题可以大作。关键还在于如何确定具体的角度,如抓住一个重要的小题,学科中的关键问题,能够深人其本质,抓住要害,从各个方面把它说深说透,有独到的新见解,把这个问题的难点和症结找准了,科学地给予解决了,那 论文就很有分量。因此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确定主题和论证的角度,除了量力而行外,还应注意要从自己有基础、了解的事情着手。
比如,编辑部收到过这样一些来稿,有的基层作者写的题目很大,如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南水北调工程的设想等,这类稿件题目很大也很泛,从他们所掌握的资料,很难做那么大的课题研究,写的论文很空,东抄西拼,缺少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些见解缺少理论的依据,因此这类稿件很难被采用。还有一些行业外人士写黄河的裁弯取直,所写的稿件缺乏对水利知识的了解,研究的不是他们所熟悉的东西,缺乏理论基础,这样的稿件也很难被采用。
4.2 科技论文的准备
确定科技论文的题目和论证角度后,就要做搜集材料的工作,尽可能了解前人对于这个问题已经发表过的意见,他们已经取得的成果,正确的可以汲取和继承,走过的弯路,犯过的错误,可以避免和防止。应该汲取前人已有的经验,去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新问题。在博览广搜有关材料的过程中,应该时刻以自己论题为中心去思考这些材料,区别其正确、错误,找出其论证不足与需要增补、发挥之处,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论文的观点。搜集材料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思考钻研、形成论点的过程。在材料的搜集、研究过程完成时,论文提纲也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
制定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验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称,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和谐,每一个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为全局所需要,是否丝丝 入扣,相互配合,都能为主题服务。因此写提纲的好处是帮助自己从全局着眼,树立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明确层次和重点,简明具体,一目了然。
对搜集的材料,要进行分析、提炼,保留那些能说明论点的例证材料。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局部要服从整体。单从某一局部看,有些论点和例子可能是精彩的,但从全局确定的基本发展线中看,它插不进去,用不上,只能割爱。
科技论文应有说服力,为了有说服力,就必须有虚有实,有论点有例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论证过程有严密的逻辑性,并且论文要有层次。
4.3 科技论文的撰写
科技论文提纲确定了,就要撰写初稿。原则上要简明扼要,指出问题,说明问题,分析问题。提纲只是预拟一个轮廓,不可能对每一细部都考虑周密完善。在写作时,顺着写作思路而作,对于论点、例证和论证步骤等等细部,很可能发现原来提纲中某些设想计划是不恰当的,就应该加以修改和调整;临时发现某些论点、例证和论证理由不确切,还应该重新查书、思考、斟酌和推敲,给予增补,使之完善。当然,文气的通畅,文字的华美,还是必要的。该用排比、重复强调等修辞手法,以突出重点、倾注感情的地方,需要妙笔生花、使读者产生特殊感应的地方,还是不能吝惜笔墨。总之,该长则长,该短则短,量体裁衣,从内容出发,为内容服务,句无虚发,字无浪费,这是基本原则。
初稿写成以后,应再三修改,审查是否符合要求。事实上,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很难一次就达到完善恰当的程度。仔细检查,反复修改,总会发现还有不恰当、不完善之处,大至问题是否提得鲜明中肯,论点和事例有无说服力,结构层次是否严谨,小至文字的修饰加工,有无废话,语言是否准确、鲜明、生动,等等,总会发现尚需修改之处,发现很多在提纲中看不出的毛病,原先估计不到的问题。写成初稿后反复审查和修改,是十分必要的。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是科技论文的起码要求。持之有故即事实的根据;言之成理是条理清楚,观点明确。真理的标准在于实践,仅仅“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还不一定正确,必须能够经受实践的检验,即付诸实践,取得预期的效果,简略地说,可以说是“行之有成”,即成功的实践效果。
一篇好的科技论文不光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还应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要安排好结构,一般应遵循以下5个原则:
一是围绕主题,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根据需要,加以适当安排,使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
二是疏通思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就是说,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内部联系,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三是结构要完整而统一,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客观事物的发展必然经过开始、中间、结尾3个阶段,同样每篇文章也必然经过3个阶段。
四是要层次分明,有条不紊。文章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层次。层次就是文章中材料的次序。写文章时把所选材料分成若干部分,按照主题思想的需要,适当安排,分出轻重缓急,依次表达,前后连贯,充分而鲜明地把主题思想表达出来。
五是要适合文章体裁。体裁不同,结构也不会完全相同。各种文体都有自己的结构特点。一般说来论说文是以事物的内部逻辑关系来安排结构层次,因此论说文以说理论证为主,同记叙文以“事”为主不同。
对于初写科技论文的人来说,论文题目不宜太大,篇幅不宜太长,涉及问题的面不宜过宽,论述的问题也不求过深。应尽可能在前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一点新的看法。
在第二步时,论文的题目可大一点、深一点。论文题目可以是着重谈某一点,如某个重要问题的某一个重要侧面或某一当前疑难的焦点,解决了这一点,有推动全局的重要意义。
在第三步时,对某专业的基本问题和重要疑难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对这个专业的学术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
第四步时,对某一学科有关的领域有深邃广博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对某学科提供创造性见解,对此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或对此学科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突破。
注意不必要去追求写全面论述性的大问题,所写的主题,可以很小,却又是重要的。其实选题很多,选自己熟悉和所从事的工作,并对今后工作有益的选题,既能总结工作的得失又能促进工作。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论文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根据内容的不同,摘要可分为以下三大类: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科技论文摘要的写作格式要求。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1)研究目的: 准确描述该研究的目的,表明研究的范围和重要性。
(2)研究方法: 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设计, 结论是如何得到的。
(3)结果: 简要列出该研究的主要结果,有什么新发现,说明其价值和局限。叙述要具体、准确。
(1)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拥有一次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文献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因此,摘要是一种可以被引用的完整短文。
(2)用第三人称。作为一种可阅读和检索的独立使用的文体,摘要只能用第三人称而不用其他人称来写。有的摘要出现了“我们”、“作者”作为摘要陈述的主语,一般讲,这会减弱摘要表述的客观性,有时也会出现逻辑上讲不通。
(3)排除在本学科领域方面已成为常识的或科普知识的内容。
(4)不得简单地重复论文篇名中已经表述过的信息。
(5)要客观如实地反映原文的内容,要着重反映论文的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
(6)要求结构严谨、语义确切、表述简明、一般不分段落;切忌发空洞的评语,不作模棱两可的结论。
(7)要采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
(8)不使用图、表或化学结构式,以及相邻专业的读者尚难于清楚理解的缩略语、简称、代号。
(9)不得使用一次文献中列出的章节号、图、表号、公式号以及参考文献号。
(10)要求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以及正确地书写规范字和标点符号。
(11)要求使用众所周知的国家、机构、专用术语尽可能用简称或缩写。
(12)长度要在杂志要求的下限与上限之间。
下面是一篇发表在美国光学学杂志的论文摘要。请与前面的要素和撰写要求对比阅读,细细体会。
Generalized Huygens–Fresnel diffraction integral for misaligned asymmetric first-order optical systems and decentered anisotropic Gaussian Schell-model beams
Received January 29, 2001; revised manuscript received July 19, 2001;
accepted July 19, 2001
Abstract
The generalized Huygens–Fresnel diffraction integral for misaligned asymmetric first-order optical systems is derived by using the canonical operator method, which enables us to study propagation properties of anisotropic Gaussian Schell-model (AGSM) beams through misaligned asymmetric first-order optical systems. It is shown that under the action of misaligned asymmetric first-order optical systems AGSM beams do not preserve the closed property. Therefore generalized partially coherent anisotropic GaussianSchell-model beams called decentered anisotropic Gaussian Schell-model (DAGSM) beams are introduced, and AGSM beams can be regarded as a special case of DAGSM beams. ? 2002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OCIS codes: 260.1960, 050.1940, 350.5500.
在收到修改稿的当天,论文就被录用。可见评审人的意见是修改后发表,并且可以判定论文的修改内容不重要。说明论文的初稿与杂志要求基本相符。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科技论文的写作是以科技工作成果为基础的,其构思及正文各部分内容也都与科研工作过程紧密相关,为了帮助青年科研工作者更好地撰写科技论文,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科技论文的 写作要求。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1 题目
题目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用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论文的主题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并且使之具有画龙点睛,启迪读者兴趣的功能。一般情况下,题目中应包括文章的主要关键词。题名像一条标签,切忌用较长的主、谓、宾语结构的完整语句逐点描述论文的内容,以保证达到“简洁”的要求;而“恰当”的要求应反映在用词的中肯、醒目、好读好记上。当然,也要避免过分笼统或哗众取宠的所谓简洁,缺乏可检索性,以至于名实不符或无法反映出每篇文章应有的特色。题名应简短,不应很长,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2 署名
著者署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著者系指在论文主题内容的构思、具体研究工作的执行及撰稿执笔等方面的全部或局部上作出的主要贡献的人员,能够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负责答辩的人员,是论文的法定权人和责任者。署名人数不该太多,对论文涉及的部分内容作过咨询、给过某种帮助或参与常规劳务的人员不宜按著者身份署名,但可以注明他们曾参与了哪一部分具体工作,或通过文末致谢的方式对他们的贡献和劳动表示谢意。合写 论文的著者应按论文工作贡献的多少顺序排列。著者的姓名应给全名,一般用真实姓名。同时还应给出著者完成研究工作的单位或著者所在的工作单位或通信地址。
3 文摘
文摘是现代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极短的文章才能省略。文摘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文摘有两种写法:报道性文摘—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文摘也称简介;指示性文摘—指示一次文献的陈述主题及取得的成果性质和水平的简明文摘。介乎其间的是报道、指示性文摘—以报道性文摘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文摘形式表述其余部分的文摘。一般的科技论文都应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而对综述性、资料性或评论性的文章可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文摘。文摘可作者自己写,也可由编者写。编写时要客观、如实地反映一次文献;要着重反映文稿中的新观点;不要重复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内容;不要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书写要合乎语法,尽量同文稿的文体保持一致;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摘要字数一般在300字左右。
4 关键词
为了便于读者从浩如烟海的书刊中寻找文献,特别是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应在文摘后给出3-8个关键词。选能反映文献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关键词。首先要选列人似语主题词一劫的规范性词。
5 引言
引言(前言、序言、概述)经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主要回答“为什么”(Why)这个问题。它简明介绍科技论文的背景、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历史与现状(有时亦称这部分为文献综述),以及著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科技论文的追求目标、研究范围和理论、技术方案的选取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等同于文摘,或成为文摘的注释。
6 正文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回答“怎么研究”(how)这个问题。正文应充分阐明科技论文的观点、原理、方法及具体达到预期目标的整个过程,并且突出一个“新”字,以反映 科技论文具有的首创性。根据需要,论文可以分层深人,逐层剖析,按层设分层标题。科技论文写作不要求文字华丽,但要求思路清晰,合乎逻辑,用语简洁准确、明快流畅;内容务求客观、科学、完备,要尽量让事实和数据说话;凡用简要的文字能够说清楚的,应用文字陈述,用文字不容易说明白或说起来比较繁琐的,应由表或图来陈述。物理量和单位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7 结论
结论是整篇文章的最后总结。结论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回答“研究出什么”(What)。它应该以正文中的试验或考察中得到的现象、数据和阐述分析作为依据,由此完整、准确、简洁地指出:一是由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或实验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二是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三是与先前已经发表过的(包括他人或著者自己)研究工作的异同;四是本论文在理论上与实用上的意义与价值;五是对进一步深人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8 参考文献
它是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著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而向读者提供文中引用有关资料的出处,或为了节约篇幅和叙述方便,提供在论文中提及而没有展开的有关内容的详尽文本。被列入的论文参考文献应该只限于那些著者亲自阅读过和论文中引用过,而且正式发表的出版物,或其他有关档案资料,包括专利等文献。
相关文章: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毕业论文是检验大学生四年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重视不够;存在抄袭和拼凑现象;选题不够恰当;缺乏论文写作的基本技巧。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撰写毕业论文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研究,特别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必须为现实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能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科学研究的任务就在于揭示事物运动的规律性,并用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毕业论文在选题和观点上都必须注重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密切注视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坚持理论研究的现实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就必须迈开双脚,深入实际,进行社会调查研究。这也是我们正确认识社会的基本途径。人们只有深入到实际中去,同客观事物广泛接触,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这些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从中发现有现实意义而又适合自己研究的新课题。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层出不穷,需要研究的问题遍布社会的方方面面,只要我们对现实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敏感性,善于捕捉那些生动而具有典型性的现实材料,通过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就能从中引出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高毕业论文的价值。当然撰写毕业论文可选择的课题十分广泛,并不只限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研究专业基本理论,中西方比较研究等。但无论选择什么研究课题,都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从历史的研究中吸取有益于现实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对外国的研究中,借鉴其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或为我国的对外政策提供某些依据。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必须认真读书,掌握理论武器。李瑞环同志指出:“强调联系实际,绝不意味着否定读书的重要,恰恰相反,更要认真地读,反复地读,深钻苦研,做到真正读懂弄通。否则,没有掌握理论,怎么谈得上理论联系实际?”(《求是》杂志1989年第24期)认真读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学好专业课,具备专业基础知识。这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具备了相应水平的知识积累,才能理解一定深度的学术问题;同时,也只有具备了某一特定的知识结构,才能对某学科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正如黑格尔所说,在讨论学术问题之前,必须“先有具备某种程度的知识”,否则,“没有凭借作为讨论出发的根据,于是他们只能徘徊于模糊空疏以及毫无意义的情况中”。(小逻辑》第三版序言)
二是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成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作为伟大的认识工具,虽然并不直接提供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答案,但它对我们如何正确地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因此,大学毕业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应当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毕业论文的写作。
(一)立论要科学
毕业论文的科学性是指文章的基本观点和内容能够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文章的基本观点必须是从对具体材料的分析研究中产生出来,而不是主观臆想出来的。科学研究作用就在于揭示规律,探索真理,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开拓前进的道路。判断一篇论文有无价值或价值之大小,首先是看文章观点和内容的科学性如何。
文章的科学性首先来自对客观事物的周密而详尽的调查研究。掌握大量丰富而切合实际的材料,使之成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其次,文章的科学性通常取决于作者在观察、分析问题时能否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科学研究中,既不容许夹杂个人的偏见,又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不着边际地凭空臆想,而必须从分析出发,力争做到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再次,文章是否具有科学性,还取决于作者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写作毕业论文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运用前人提出的科学理论去探索新的问题。因此,必须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前人的理论,具有广博而坚实的知识基础。如果对毕业论文所涉及领域中的科学成果一无所知,那就根本不可能写出有价值的论文。
(二)观点要创新
毕业论文的创新是其价值所在。文章的创新性,一般来说,就是要求不能简单地重复前人的观点,而必须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学术论文之所以要有创新性,这是由科学研究的目的决定的。从根本上说,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就是为了认识那些尚未被人们认识的领域,学术论文的写作则是研究成果的文字表述。因此,研究和写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论文如果毫无创造性,就不成其为科学研究,因而也不能称之为学术论文。毕业论文虽然着眼于对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基本训练,但创造性仍是其着力强调的一项基本要求。
当然,对学术论文特别是毕业论文创造性的具体要求应作正确的理解。它可以表现为在前人没有探索过的新领域,前人没有做过的新题目上做出了成果;可以表现为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研究,有新的发现或提出了新的看法,形成一家之言3也可以表现为从一个新的角度,把已有的材料或观点重新加以概括和表述。文章能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作出科学的说明,提出解决的方案,这自然是一种创造性;即使只是提出某种新现象、新问题,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这也不失为一种创造性。国家科委成果局在1983年3月发布的《发明奖励条例》中指出:“在科学技术成就中只有改造客观世界的才是发明,……至于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成就,则是发现。”条例中对“新”作了明确规定:“新”是指前人所没有的。凡是公知和公用的,都不是“新”。这些规定,可作为我们衡量毕业论文创造性的重要依据。
根据《条例》所规定的原则,结合写作实践,衡量毕业论文的创造性,可以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来考虑:
(1)所提出的问题在本专业学科领域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并通过独立研究,提出了自己一定的认识和看法。
(2)虽是别人已研究过的问题,但作者采取了新的论证角度或新的实验方法,所提出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人以启发。
(3)能够以自已有力而周密的分析,澄清在某一问题上的混乱看法。虽然没有更新的见解,但能够为别人再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和方法。
(4)用较新的理论、较新的方法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取得一定的效果。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和数据等。
(5)用相关学科的理论较好地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本学科中的问题。
(6)用新发现的材料(数据、事实、史实、观察所得等)来证明已证明过的观点。
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要求对前人已有的结论不盲从,而要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敢于否定那些陈旧过时的结论,这不仅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还必须具有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任何创新都不是凭空而来的,总是以前人的成果为基础。因此,我们要认真地学习、研究和吸收前人的成果。但是这种学习不是不加分析地生吞活剥,而是既要继承,又要批判和发展。
(一)论据要翔实
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仅有一个好的主题和观点是不够的,它还必须要有充分、翔实的论据材料作为支持。旁征博引、多方佐证,是毕业论文有别于一般性议论文的明显特点。一般性议论文,作者要证明一个观点,有时只需对一两个论据进行分析就可以了,而毕业论文则必须以大量的论据材料作为自己观点形成的基础和确立的支柱。作者每确立一个观点,必须考虑:用什么材料做主证,什么材料做旁证;对自己的观点是否会有不同的意见或反面意见,对他人持有的异议应如何进行阐释或反驳。毕业论文要求作者所提出的观点、见解切切实实是属于自己的,而要使自己的观点能够得到别人的承认,就必须有大量的、充分的、有说服力的理由来证实自己观点的正确。
毕业论文的论据要充分,还须运用得当。一篇论文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全部研究工作所得,古今中外的事实事例、精辟的论述、所有的实践数据、观察结果、调查成果等全部引用进来,而是要取其必要者,舍弃可有可无者。论据为论点服务,材料的简单堆积不仅不能证明论点,强有力地阐述论点,反而给人以一种文章拖咨、杂乱无章、不得要领的感觉。因而在已收集的大量材料中如何选择必要的论据显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说,要注意论据的新颖性、典型性、代表性,更重要的是考虑其能否有力地阐述观点。
毕业论文中引用的材料和数据,必须正确可靠,经得起推敲和验证,即论据的正确性。具体要求是,所引用的材料必须经过反复证实。第一手材料要公正,要反复核实,要去掉个人的好恶和想当然的推想,保留其客观的真实。第二手材料要究根问底,查明原始出处,并深领其意,而不得断章取义。引用别人的材料是为自己的论证服务,而不得作为篇章的点缀。在引用他人材料时,需要下一番筛选、鉴别的功夫,做到准确无误。写作毕业论文,应尽量多引用自己的实践数据、调查结果等作为佐证。如果文章论证的内容,是作者自己亲身实践所得出的结果,那么文章的价值就会增加许多倍。当然,对于掌握知识有限、实践机会较少的大学生来讲,在初次进行科学研究中难免重复别人的劳动,在毕业论文中较多地引用别人的实践结果、数据等,在所难免。但如果全篇文章的内容均是间接得来的东西的组合,很少有自己亲自动手得到的东西,那也就完全失去了写作毕业论文的意义。
(二)论证要严密
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论证要严密、富有逻辑性,这样才能使文章具有说服力。从文章全局来说,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程序,使人们的逻辑程序和认识程序统一起来,全篇形成一个逻辑整体。从局部来说,对于某一问题的分析,某一现象的解释,要体现出较为完整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过程。
毕业论文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文章样式,它诉诸理解大量运用科学的语体,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事物的本质或规律,从已知推测未知,各种毕业论文都是采用这种思维形式。社会科学论文往往是用已知的事实,采取归纳推理的形式,求得对未知的认识。要使论证严密,富有逻辑性,必须做到:(1)概念判断准确,这是逻辑推理的前提;(2)要有层次、有条理的阐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3)要以论为纲,虚实结合,反映出从“实”到“虚”,从“事”到“理”,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
此外,撰写毕业论文还应注意文体式样的明确性、规范性。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科普读物、可行性报告、宣传提纲等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在写作方法上不能互相混同。
相关文章:
4.快速阅读让大学生毕业论文更出彩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对于大学生来说,学术论文写作是一个不断学习和不断积累的过程,只要敢于尝试,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就能逐步提高学术论文写作水平,写出令人满意的好文章。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论大学生学术论文的写作“四阶段”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论大学生学术论文的写作“四阶段”全文如下:
[关键词]大学生 学术论文 写作 “四阶段”
学术论文写作是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大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并且有助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主要分为选题、研究、写作、修改四个阶段。
选题是写学术论文的开始,一篇好的论文必须有了一个独特的选题,论文的内容才能有所突破,论文的质量才会有所提高,才能激发写作的兴趣和思维。
选题的依据有三点:一是根据需要;二是根据可能;三是具有学术价值。所谓根据需要,就是要有的放矢,社会需要研究什么问题,就选什么题;根据“可能”,就是根据作者的研究能力,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还要考虑课题本身的学术或理论价值,只有选择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题去进行研究,才可望写出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
确定学术论文的题目和论证角度后,就进入研究阶段,此过程就是调查研究、思考钻研、形成论点的过程。包括收集资料和积极思考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收集资料。目的在于了解本学科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明确在本学科中过去已经进行了哪些研究,有什么成果;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现状,以便弄清现阶段的研究达到了什么程度,以及哪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二是积极思考。一篇好的学术论文必定具有作者独特的见解和别出心裁的构思,能够把别人未注意或未思考到的问题提出来并予以解决,或是能够把前人未解决的问题加以解决。这就要求拓展和加深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发挥创造力进行积极的思考。在查阅文献资料的过程中,大脑的思维就已经开始工作,论文作者应该充分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思考的能力,如分析、综合、演绎、归纳、分类、组合、加减、反逆、类推等,对文献资料进行积极的加工。在阅读资料、进行思考的同时,既要注意资料的记录,更要注意思考的记录。
一篇好的学术论文不光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还应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要安排好结构,一般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是围绕主题,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根据需要,加以适当安排,使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二是疏通思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就是说,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三是结构要完整而统一,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每篇文章分为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得到结论三个部分。四是层次分明,有条不紊。文章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层次,按照主题思想的需要,适当安排,分出轻重缓急,依次表达,前后连贯,充分而鲜明地把主题思想表达出来。
由于学术研究本身的高度复杂性,学术论文需要进行数次修改才能成型。通过对初稿的精心修改、加工,可以使论文的结构更合理,概念更准确、观点更鲜明,材料更充实,语言更规范,行文更流畅,力求达到科学性、规范性、可读性较好的统一。
对于大学生来说,学术论文写作是一个不断学习和不断积累的过程,只要敢于尝试,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就能逐步提高学术论文写作水平,写出令人满意的好文章。
论大学生学术论文的写作“四阶段”相关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对于大学生来说,学术论文写作是一个不断学习和不断积累的过程,只要敢于尝试,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就能逐步提高学术论文写作水平,写出令人满意的好文章。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大学生学术论文的写作现状及原因剖析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通过对大学生学术论文写作现状的审视,发现其在选题、材料运用、学术规范、创新意识、方法运用等方面存在着较多问题,其原因是学术训练不足、学术道德不强、主体意识不强、个体惰性膨胀等。对此,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应当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通过针对性的课程设置等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
关键词:学术写作能力;现状;原因;剖析
大学的教学目的主要在于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其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开拓型人才。而对于大学生而言,所谓综合素质,其核心乃是学术研究能力,无论是大学毕业后继续深造还是直接进入社会就业,拓宽其学术研究视野、增强学术研究能力并转化为各种适应能力都是必由之路。而学术研究能力最集中的表现乃是学术论文的写作,学校和教师必须通过有计划的训练课程,让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1.选题方面的问题。
就笔者数年来对学生的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辅导情况来看,学生进行学术论文选题大多是通过模仿相关研究刊物进行的,但是,在模仿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偏差。一是选题过大,比如有学生将“论沈从文的语言艺术”作为论文选题,教师认为,这是要用许多本专著才能研究得过来的课题,只能选取其中某一个特色进行研究与写作。二是选题过偏,有的学生有些特殊爱好,在选题时明显偏离了主体价值观,虽然学术无禁区,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非常投入地去写作一篇论文对其知识和道德观塑造都会有较深入的影响,比如有的学生选择“鬼神意识”、“同性恋”作为其论文题目,教师会指出,学术论文的写作是一项要投入时间、精力甚至毕生奉献的事情,容不得半点马虎,在大学阶段,还处在学术塑形阶段,要选择有利于学术观点和学术能力形成的题材。
2.材料选择方面的问题。
学术论文的灵魂当然是学术观点,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往往是通过阅读、选取材料来渐渐形成观点的,对于他们来说,在写作前要阅读大量由教师提供的参考文献,写作中要引用相关文句、运用相关论点及论据甚至论证方式,而体现在文本中的材料则需要与文本总体一致,材料“写作前是形成科研论文观点的基础,写作中材料又是表现观点的支柱。作者要反映自己对某一项研究的认识、看法,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只能通过对大量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特殊性,发现其自身的规律,或者是相互间的联系,从而形成科研论文所要表达的观点。而且,作者的这种认识、看法、观点,又必须通过材料来表现。如果没有充分的材料来证实自己的观点,那么,轻则单调呆板,缺乏说服力;重则词不达意,引起误解”[1]。但是,在大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中,于材料运用方面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其一是为间接引述多,直接引述少。亦即将所阅读文献的文句稍加改动即写入自己的论文,在该直接引用的地方没有直接引用。其二是为引用而引用,不顾原文的整体观点与自己论文在观点、构架上的差别。其三是所用材料驳杂,没有观点和学术理路上的一致性。
3.学术规范方面的问题。
学术规范是一个历久而常新的话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论文写作的技术性规范,二是学术道德。前一方面关乎学术能力,只有遵循既定的学术写作规范,才可能写成一篇论点清晰、论据明确、论证有理的文章。在笔者所辅导的大学生中,曾经出现一种论调,即强调所谓“思想”,认为有观点有想法的文章,怎么写都行,结果写出来的文章东拉西扯,根本不成篇章。而实际上一篇论文的各个部分都有其规范,比如摘要,要讲明研究的目的、方法、过程及结论等[2],但学生往往要经过多次重写才能基本达标。就学术道德而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相继有许多学者学术论文造假被披露出来,其中甚至不乏知名学者,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出学术道德的现状不容乐观,另一方面也给年轻学生以极坏的影响和示范作用。许多学生阅读文献时不认真去体会其精神内核与学术脉络,而热衷于将其中的文句录入电脑,在写作论文的适当时机直接运用,有的是不加引用直接照抄,有的是略加改写照用,有的则是使用了别人的观点和论证方法而不注明,总之,各种各样的剽窃行为层出不穷。现在开发了网上识别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论文的重合度进行辨别,但也只是文句基本相同的才能区分出来,而对于观点和论证方法则难以进行区分。
4.创新意识不足的问题。
笔者执教的学科为中国语言文学,所辅导的论文也大多集中在文学、文秘、理论等领域,就这些内容而言,无论是历史的研究还是逻辑的研究,学术论文的生命都在于创新点的存在。在文学史的研究中,新的研究方法之运用、新材料的发掘、新观点的提炼,无一不贯穿一个“新”字,在对文学进行逻辑性研究中,新的观点体系、创新的文学体系等,也以“新”字为其核心。“学术论文是对某种发现或研究成果的表述,应是在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之后,所发表的有创见性的论说,而不只是对某种理论的复述或随想,也不只是将问题和现象陈述出来完事”[3]。但是,大学生学术论文里最缺乏、最难训练与提高的部分也就是创新意识,它不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没有太多的操作性规范可以遵循,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所涉及的是整体学校教育的设置、长期学术训练的熏陶。从最低的层面来讲,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是一个策略性的问题,教育体系如何配置是关键因素,从小学到大学,我们对学生的要求就是接受知识,从来没有过创造知识的教育,因此,到大学要进行创新、创造的时候,学生们的知识、能力、意识储备就远远不能达到这一要求了。笔者给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开设Seminar课程,希望用这种方式引导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并养成批判意识与能力,学生们普遍反映不错。
5.方法论方面的问题。
学术方法是通向学术观点、学术成果的必由之路,在学术论文的写作中,面对特定的题目、特定的研究对象,不是所有的学术方法都可以通用的,或者说,不同的学术研究方法会通向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就方法论体系而言,有唯物辩证方法、社会学方法、实证主义方法、朴学方法、考证方法、文献研究方法、义理阐释方法、比较研究方法、怀疑方法、观测方法、调查研究、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心理学方法等,虽然新的研究方法在不断地出现,但以上方法仍然是日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笔者发现,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除了比较原本地呈现教学材料中的内容外,并没有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方面的特别点明。
以文学史为例,在讲授《诗经》时,有《蒹葭》一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一般在教学中,教师都着重于将文句进行翻译,最多进行一番文义的引申。我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前人对这一章的研究特别多,包括有气候学、植物学等内容,不同作家对其亦有各种发挥,于是我把这些内容取其有特色者引入课堂,并且告诉学生:对于一个课题内容,其实有许多角度可以研究。比如《蒹葭》一章,甚至可以从医理等方面研究,在英文的文献里也有类似材料。但是,学术方法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在论文写作期间进行指导虽然也有效果,但效果差一些,而且,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术兴趣、个性气质来鼓励其选择相应的学术方法,则对其研究有更多的助益。
大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中之所以存在以上这些问题,有些问题还表现得特别严重,究其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学校教育造成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都是围绕着知识的传授与传承进行的,对于学生的创造能力重视、培养不足,但具体说来,则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术训练不足。从大学生写作学术论文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问题看,最基础的原因是学术训练严重不足,从小学开始的“作文”课,参照的是文学体系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描写、抒情、感叹,而没有循说理路径对学生进行教学,从而导致学生既不能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有效的说理,也无法进行说理性的文章写作。在大学教学中,笔者所在学院要求学生进行一百篇文章的写作,所写体裁不限,学生则把许多日记抄录上来,并没有进行认真的准备和研究。事实上,学生只要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每年进行至少一篇学术论文的写作,通过四年的训练,在研究水平上就能符合基本要求。但是,现在大学教育里普遍对于学术能力的培养缺乏重视。
2.学术道德不强。一般认为,随着商品经济的兴起,社会上出现了一种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从社会实践看,道德失范突破了社会行为底线,人们的自私本能和欲望发挥的空间扩大,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多种道德恶行与新的道德败坏,发生诸如官员腐败、学术造假、地沟油泛滥、毒奶粉蔓延等性质恶劣的事件,让人们对道德生活产生极大失望,并深陷一种‘道德无力’中”[4],这些失范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处于思想、观念形成过程中的大学生造成了影响,从而使得其在生活中投机取巧、学习中心不在焉、研究中进行各种学术剽窃。道德观念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虽然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反复提醒,但屡教不改的现象普遍存在。
3.主体意识不强。在现行的教育安排下,大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一般只有一次机会,那就是毕业论文写作,在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布置与准备,但往往这个时候是学生全心全意准备考研的时段,学生们基本没有花多少精力在论文的文献阅读上。等到考研结束,许多学生又要准备找工作了。因此,在时间安排上很不妥当。也正因为这样,学生在写作学术论文的时候严重依赖指导教师,没有自己主动工作的积极性,草草成文就交给了老师。另外一方面也严重依赖各种文献,有许多人是将已有的研究成果东拼西凑而成文。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没有发挥其主体意识与批判精神,故而文章质量一般不高。
4.个体惰性膨胀。与主体意识不强相应的是学生的个体惰性膨胀,在大学四年级,许多学生心思无法集中在学习上,有的学生甚至跟我说:“老师,我已经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了,你就随便给我一个能毕业的分数就行。”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花费在非学习事务上。个体惰性的另外一种表现是浮躁情绪,许多学生根本无法坐下来思考学术问题,甚至有人在网上找人代写毕业论文。
针对大学生在学术论文写作中表现出来的以上问题,教育界应当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资源配备、教师培训等方面应当进行改革,朝着能加强学生基础学术训练的方向努力,应当开设有针对性的学术训练课程并提供配套的其他指导,以期使学生的学术能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1]刘洁民.论学术论文写作中材料的鉴别取舍[J].江汉大学学报,2008(12):128.
[2]曹进克.科技期刊学术论文写作与规范化[J].河南大学学报,1999(3):85.
[3]郭杏芳.简析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几个共性问题[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85.
[4]周宁远.关于道德失范的思考[EB/OL].(2013-12-25)[20
相关
浏览量:53
下载量:0
时间:
大学生学习学术论文写作最困难的是选题,老师就应从这里入手进行指导,选题的好坏很大程度决定论文的好坏,如何指导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贮备、兴趣爱好等确定论题就显得至关重要,一旦确定了论题,学生就知道去查资料;在分析比较中发现问题,其创造潜能因此被激发,这才是我们要学生学习写学术论文的目的。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大学生学术论文写作指导中应注意的问题探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学术写作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是关键部分,在训练过程中,选题与立意方面要防止过于宽泛或偏、窄,在材料选取方面应当注意全面和与观点的整体配合,在行文方面应注意遵循各部分的写作规范和比例恰当,在语言运用方面要注意去古化和西化,有严密的逻辑并且兼顾文采。
【关键词】论文写作 选题 材料选取 行文规范 语言运用
在当下的大学教育中,学术论文的写作是一个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的环节,无论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还是具体训练方面都严重不足,这一方面是传统文化“述而不作”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当下大学教育功利化、实用化的一个集中体现。但是,通过对西方大学教育学术训练的分析可知,学术写作的训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极大的作用,已超出了“学术”范围,而影响到学生的工作能力提高和工作效果,因此,教师应当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这一问题进行认真探索。
“选题是论文写作过程的首要环节和核心要素之一,至关重要。它不仅决定着论文写作的主要方向和目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论文写作的方法和途径。”选题是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的出发点和论证方向,立意决定了学术论文写作的层次高低和最终的学术成就,所以历来受到重视,但在阅览一些大学生的论文时,发现在选题和立意方面存在较多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1.防止选题过于宽泛
在大学生的论文习作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是选题过于宽泛,立意空洞。学术论文写作,特别是笔者所在的中文系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特别倚重于阅读体验,学生们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接受老师的指导,大多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进行写作。在此过程中,很多学生并没有对自己的兴趣所在进行学术的“再加工”,想当然地就把兴趣所在的部分或环节当成一篇学术论文研究的课题,显得大而无当。如有的学生以《论沈从文的语言艺术》为论文题目,试想在5000字左右的论文里,无论如何也无法对沈从文的语言艺术做出深入的研究,即使勉强成文,也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应当指导学生在论文选题的“大”与“小”之间进行权衡,本科生写论文主要是一种学术训练,所以,还是选一些具体问题做比较合适。如“《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赵姨娘论”就不够具体,“试探赵姨娘的妾妇人格”就具体了;“论《西游记》艺术之不足”不够具体,“小议《西游记》叙事上的瑕疵”就具体了;“意象批评论”不具体,“意象批评论――从钟嵘的《诗品》谈起”就具体了”。因此,与宽泛相对的标准就是具体,应当从较小的口径入手,方能使学生得到较好的学术训练。
2.防止选题过于偏、窄
与选题宽泛相反的是立意和选题上的偏狭和窄小。由于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前阅读量相对来说比较集中和单一,一旦进入大学,展现在面前的是一个知识的海洋,许多学生在兴趣取向上偏向于那些生冷角度。如有学生在写论文时选择同性恋、人兽关系、凶杀题材作为研究方向,研究语言角度的,选择地方方言的某一个音或字作为研究对象。其实作为正常的学术研究,这些都是可以的,但对于刚进入学术之门,在学术心志方面还不够成熟、判断力不够敏锐、进行独立批判的理性精神没有完全确立的学生来说,那些明显带有负面意义、具有黑暗力量的题材显得非常偏,不适合投入大量心力进行深入研究,以免产生人生观和世界观方面的误导,而那些选题非常窄小的,在进入研究生阶段专门研究前,实在难以形成新颖的观点、写出有创意的论文。因此,在这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予以避免。
如果说立意与选题是一篇学术文章的前期规划,那么文献资料的选用就是文章的主体构筑材料的甄选与排列,在整个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文献资料的选择与使用是至关紧要的环节。笔者在批改学生的论文时,发现许多学生之所以论文水平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献阅读不到位、使用不恰当。
1.文献的阅读应当全面
搜集和阅读相应文献固然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但它却是学术写作的基础。当下各种学术期刊类网站很多,而且高校的图书馆都能下载,因此,资料的搜集似乎不是一个大问题,重点
在于如何阅读。在确定选题之后,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按照期刊、作者、语种等序列对从各种途径所得到的资料进行排列,列出需要全文阅读、重点阅读、观点通览、浏览的文献。一般来说,学生所选课题都会有上百篇的参考文献和数十本参考著作,应当作全面了解,同时也应作重点阅读。另外,如果可能,还应对此课题在各语种学术界里的研究状况作一些了解,至少应对英语学界里的研究情况与主要观点作一个全面了解。
2.所选文献应当整体上对应于作者观点
作为初学学术论文写作的研究者,大学生很容易在进行一定阅读之后便匆匆开始写作,他们也会通过一些学习途径了解到基本的学术规范,其区别于一般性写作的一个特征就是一定要有参考文献与注释,因此,许多学生为引用而引用,在引文使用方面断章取义,完全不顾文章的整体观点,实为一学术写作中的乱象。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各种文献材料。(1)支持作者观点的材料,应是整体上支持、观点架构上一致,而不是摘章摘句到处找一两句话来佐证;(2)反对作者观点的材料也要注意其整体上的情况,可以是观点上的针锋相对,也可以是平行的其他观点,也可以是综合性观点;(3)与作者观点平行的其他看法可以使用,但相对要少使用,因为学术论文的写作目的是要厘清某些看法,所以,尽可能在相互辩论中使观点变得明晰。 3.尽量选用代表性明显的材料
除了综述性文章,材料的选用应具有一定代表性。一般说来,只有一两篇文章提到的观点不能作为代表性、流派性的观点对待,因此在选用时一般首先选用影响力大、学术建树高的作者所写文章或专著作为论文的参考文献,其次是选用一些本学科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代表性学术期刊所载文章,同时注意作者的影响力等。在此过程中,学术的影响力与代表性是选用材料的主要标准,当然,在写作过程中如果需要罗列一系列观点,依据作者的兴趣也可以把那些代表性不明显的观点列上,但不能作为论证的主要论据使用。
对于有深厚研究功底或丰富研究经验的作者来说,行文本不应当成为一个问题,只要依据所研究课题本身的内在逻辑并把问题讲清楚即可。但对于大学生来说,写作前一定要根据选题先列出文章的具体提纲,甚至规定每部分的字数,才能保证文章得到正确的构架并避免相应问题的产生。
1.遵循文章各部分的写作规范
学术论文的每个部分都有其写作规范,必须严格遵守,方能成为一篇合格的论文。笔者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一般都会花两到三周时间详细讲解每个部分写作要领与技术规范,并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课堂练习,学生相互讨论后进行点评。但学生的掌握程度有深有浅,需要在正式的写作过程中不断得到修正。如摘要的写作,要求既能概括全文的主要观点,也要包括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等,要求非常高,我要求学生“别人看了你的摘要,即使不看你的论文全文,也能够对你的主要观点、学术水平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在此总要求下,再提出一些字数、撰写顺序、构成要素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又如引言的写作,“顾名思义,引言起引导作用,引言阐述写作意图、动机、目的,指出解决了什么问题,以引起读者的兴趣,激发接下去阅读正文的愿望。同时,起到使读者由形象思维诱发到抽象思维的作用,进一步为阅读正文奠定思维基础”,因此,引言的写作既要对研究前沿进行概述,又要说明研究的基本设想,而字数也要求比较短。
2.文章的构架及论述节奏应当比例适当
学术论文的摘要、引言、结语都有基本的字数要求,后者一般都在300~500字左右,但正文的规定却不是那么严格,一般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在5500~6000字,当然也有要求8000甚至10000字的,但后者相对较少。在如何处理正文的构架及节奏分配上,许多大学生的论文写作显得比较凌乱。就笔者的教学而言,虽然一次又一次地要求学生要注意节奏的匀称,但许多学生由于被所阅读的文献和研究的对象所左右,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写得多,不感兴趣的部分写得少,自己擅长的内容写得多,了解不多的内容写得少。所以,教师要在论文开始构思时就指导学生对论文的各个部分进行至少三个层次的细分,每个部分都要按照一定的行文顺序进行内容的编排,方能使论文成文后显得匀称得体、符合规范。
一般认为学术论文不同于文学作品,对语言要求不高,把问题讲清楚即可,但这只能是初步要求,对大学生的学术写作进行指导,不能只停留在“讲清楚”这个层面上,应当有更多、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可循序渐进地形成自己的学术语言风格。
1.避免为研究对象的语言风格所左右
许多学生以古代的作家或作品为研究对象,很自然地文章便变得古朴,但其语言倾向与其古文修养严重不对称,形式上似乎古朴自然,但意义表达含糊,语法规则混乱;而一些以西方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的学生,则在语言运用上模仿西式的表达法,不但句子很长,而且其间的逻辑关系也处理不好,造成文义表达上的错乱,由于很多学生都以译本为写作依据,所以很大程度上受译者语言水平的影响,以至于阅读起来非常困难。这两种倾向都要尽力避免,方能使论文既写得通顺易懂又能逻辑井然。
2.要注意行文的逻辑性
笔者所在的中文专业,学生受各种文学作品影响,在论文写作时往往有许多文学性语言,逻辑性较差,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根据行文的逻辑顺序组织文句,在上一句与下一句、上一段与下一段、上一部分与下一部分之间应有相应的逻辑关系。
3.注意语言的通俗与文采相结合
在能够以逻辑清晰、论理清楚的语言进行论述的同时,要强调去古化、去西化,从而以比较通俗的语言对论题进行阐述,但由于作者个人的自身修养不同,亦可把学术论文写得跌宕起伏、富有文采。这些目标可以列出来让学生作为参考,亦可作为以后努力的方向。
总之,作为大学教育的核心训练之一,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亟待提高,在教学计划、课程配置等为前提的安排下,教师的具体指导是学生学术写作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写作中熟悉规范、适应规范、运用规范,从而写出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并将其训练的研究能力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去,从而实现最大限度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1]刘洁民.论学术论文写作的选题原则[J].理论月刊,2008(5):129
[2]普丽华.选题:学术论文写作第一关[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09(12):33
[3]曹进克.科技期刊学术论文写作与规范化[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88
相关
浏览量:8
下载量:0
时间: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科技成果的广泛运用,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富裕,与此同时,也引发了各种伦理危机。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大学生科技伦理道德现状的实证研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摘 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大学生科技伦理状况。对8所高校的779名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科技伦理道德明显缺失,主要表现在学术道德和对科技社会效应认知两方面。对此,大学生自身加强认知的同时,高校也应更加重视对学生科技伦理观的教育和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 学术失范 科技伦理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发达的物质文明。但随着高科技引发的食品安全、能源、环境、交通、网络等问题的出现,科技道德问题的日益凸显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大学生作为人才储备和国家发展的希望所在,对大学生科技伦理状况的研究愈发受到重视。然而现实是当今大学生在学术伦理道德的认知上存在很大的缺陷,许多大学生在论文写作、科研项目上存在严重的抄袭、作弊、造假等现象。同时,大学生对科技伦理效应的关注相对欠缺,其认知亟待提高。
科技伦理道德是指人们在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时对于社会、自然关系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它规定了科技工作者在科技活动中所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科技是人类探索世界客观规律过程中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然而科学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如何使用,由何人来掌控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所以需要伦理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在新时期下,大学生的科技伦理道德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大学生科技伦理道德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术规范的了解以及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二是对科技社会效应的认知即目前高技术引发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能源、交通、网络等科技伦理问题的关注状况。
(一)研究方法及分析工具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大学生科技伦理的现状,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个案采访为辅的方式,在导师指导下自行设计问卷。通过实地发放问卷,再利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个案采访则更深入了解被调查者对科技伦理的态度与认知。
问卷设计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被调查者自然情况,据以分析不同的因素对大学生科技伦理道德的影响程度。二是学术伦理,了解被调查者本人对其自身及周围学术道德失范的态度与认知。三是被调查者对科技社会效应的认知,了解大学生对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效应的关心程度和对待科技伦理的态度。
(二)研究样本说明
本项目以江苏省普通公立全日制大学和独立设置学院的本科生为调查对象。以方便和随机的方式选取8所学校,每所学校发放100份问卷。在发放问卷时尽可把握性别和年级的比例。其中研究生比例设置为30%,但由于部分学校无研究生,所以在最终数据有所差异。另外每所学校专业调查对象至少包含3个学科。问卷发放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进行,共计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79份,有效回收率97.4%。
调查对象中,女生占50.6%。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占数据总数的12.5%、67.9%、19.6%。其中专科一至三年级的比例分别是1.0%、7.2%、4.3%;本科一至五年级的比例分别是19.1%、21.4%、16.4%、10.2%、0.8%;研究生一至三年级的比例分别是9.1%、5.8%、4.7%。调查对象涉及10个主干及部分其他学科:哲学(1.5%)、经济学(8.6%)、法学(4.7%)、教育学(2.4%)、文学(6.8%)、理学(9.4%)、工学(42.7%)、医学(10.5%)、管理学(9.6%)、艺术学(2.6%)、其他(1.0%)。
(一)大学生学术伦理道德状况
对大学生学术伦理道德状况的探究,问卷主要从大学生对学术规范的认识以及对学术不端的认知这两个角度进行研究。
1.大学生对学术规范的认识
问卷通过调查大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情况来初步了解大学生对于学术规范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8.7%的大学生用规范格式写过学术论文。在论文格式上,有47.8%的大学生使用过中英文摘要,关键字的使用比例为67.1%,参考文献86.5%,脚注33%,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只有15.5%。从结果可以看出,过半数的大学生没有用规范的格式写过学术论文。在论文必备的格式要件中,参考文献和关键字的使用程度较高,而中英文摘要、脚注以及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较少被使用。这反映出当下大学生对于学术规范认识不足。
问卷还对老师和学校对大学生学术规范的教授和培养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12.8%的学生曾听老师详细讲解过学术论文规范写作的相关知识,大致讲解过的有37.6%,只是提到过的有29.8%,从没讲过的占19.8%(下图1);在学校是否开设学术论文规范写作的课程、讲座等相关活动上,经常举办的占9.9%,偶尔举办的有41.1%,从未有过的是10%,而学生自己不知道有没有的占到39%(下图2)。由此可以看出学校提供给大学生学习学术规范的资源较少,对学生学术规范意识的培养不够重视。同时学生了解学术规范的途径少,自我学习的意识不强。
2.大学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
首先,我们通过调查大学生身边学术不端现象的存在情况来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整体把握。调查的结果显示,有25%的学生认为身边学术不端现象较为普遍,62.8%的学生认为存在一些,11.2%的学生觉得很少存在, 1%的认为身边不存在学术不端现象。再具体涉及到大学生学科竞赛、课题研究、论文发表等学术研究中的挂名现象,25.9%的学生认为存在并且很多,67.1%的认为存在但是少数,6.9%的认为不存在。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认为学术不端行为在大学生中广泛存在。这提醒我们要重视对大学生学术伦理道德观念的培养,尽量预防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
其次,在大学生对于学术不端行为危害的认识方面。有52.2%的大学生认为学术不端行为会浪费公共资源,损害公共利益,有81.4%的大学生认为会造成不正当竞争,有70.2%大学生认为会败坏科学界的声誉,阻碍科学进步。79.5%的大学生认为会造成学术虚假繁荣。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学术不端现象的危害有着较为全面深入的认识。 再次,面对身边存在的学术不端现象,大学生如何对待?我们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大学生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关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学术不端行为,16.4%的学生平时较为关注,46.6%的很少关注,35.6%的只是听说过,而1.4%的没有听说过。在对考试抄袭和作弊的态度上,40.8%的大学生是坚决抵制, 48.5%的大学生表示可以容忍但自己不作弊,10.7%的大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这样的结果让人担忧,大学生普遍不关注身边的学术不端行为,对于身边考试抄袭和作弊也是一个平和的态度。这样的结果和对于学术不端的危害的认识上就产生了一个悖论,一方面深刻的意识到了学术不端的危害,另一方面对于学术不端行为既不关注也不抵制。这表明我们需要推动大学将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来抵制学术不端,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最后,问卷从大学生对学术不端行为出现的主要原因以及减少学术不端的措施的认知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原因选项中,63.3%的大学生选择了“评价制度等有不合理的地方”,68.9%选择了“人们为获得利益而置道德、规范于不顾”,74.8%的选择了“人们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意识不强”,45.1%选择了“相应的法律的惩罚措施不够”。措施选项中,75.4%的学生选择了“完善的人才评价制度”,66.1%的选择了“用教育来提高学术道德和强化学术规范意识”,55.6%选择了“加强社会舆论监督”,64.4%的选择了“完善相应的法律惩治措施”。这样的结果也说明了大学生普遍赞同学术不端出现的原因是因为评价制度等有不合理的地方、人们为获得利益而置道德、规范于不顾、人们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意识不强、相应的法律的惩罚措施不够。要解决这种情况,需要完善的人才评价制度、用教育来提高学术道德和强化学术规范意识、加强社会舆论监督以及完善相应的法律惩治措施。
(二)大学生科技社会效应认知
下面将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分析当代大学生对科技社会效应认知的现状。
1.大学生科技社会效应认知的整体状况
关于大学生科技社会效应认知的整体状况,问卷中采取了相对简明的问题设计,从大学生对科技伦理的了解程度以及重视程度入手。调查结果显示,52.1%的被调查大学生不了解科技伦理,46.7%的大学生表示只是听说过,只有1.2%的大学生对科技伦理很了解。另外,96.7%的大学生认为科技伦理对于科技工作者的科研创新活动以及社会的作用很重要。由此可知,虽然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不了解科技伦理,但是他们心里还是有相对明确的价值判断,认为科技伦理对于科技工作者的科研创新活动以及社会的作用很重要。
2.大学生对科技伦理具体问题的认知状况
我们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态伦理和信息伦理的角度,了解大学生对身边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件的关注程度和引起这些生态问题原因的分析,以及大学生对高科技引发的网络安全、道德问题的关注程度和认知。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59.2%的大学生表示经常关注身边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36.2%的被调查者只是偶尔听说,只有4.6%的被调查者不太关注。对于环境污染的诱发因素,19.8%的被调查者认为人们的环保意识差, 14.6%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只重视自身发展忽略环保,31.8%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政府对环境问题重视不够,54.4%的被调查者认为人口膨胀,54.4%的被调查者认为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还有2.6%的被调查者认为还有其他因素,如法制不健全,惩罚力度不够等。
对于高科技引发的网络安全、道德问题,39.9%的被调查大学生表示经常关注,54.2%的被调查者只是偶尔听说,5.9%的被调查者不太关注。关于沉溺网络社交以及身份虚拟化对人道德、情感的影响,50.2%的被调查者赞成网络让人肆无忌惮,逃避现实,49.8%的被调查者则认为网络社交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如图4)
由以上的调查数据可知,大学生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度较高。在导致生态问题的诸多因素中,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人口膨胀和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是主要原因。与生态伦理相比,人们对信息伦理的关注程度要低一些,当问及网络社交与道德情感的关系时,被调查者则出现了巨大的分歧,赞同与否定的观点各占一半左右。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科技伦理道德整体偏低。在学术道德上,过半数的大学生从未写过学术论文,同时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欠缺认识。这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当今大学生学术研究意识的缺乏。另外,大学生学术不端现象较为普遍且存在关注度低、容忍度高的问题。过半数大学生在明知学术不端行为的严重危害下仍对其持放任和纵容的态度。在对科技社会效应的认知上,从现实生活出发,大学生对由科技引发的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参与度较高,但对信息伦理的关注度较低,且在处理道德与网络的问题上出现较大分歧。
大学生科技伦理道德的培养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一方面大学生要通过学习与经验交流提升自身科技伦理道德修养,一方面需要学校通过安排课程、举办讲座等活动为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大学生的科技伦理意识资源提供资源保障;最后还需要发挥社会自身的宣传和净化作用,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此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带动大学生科技伦理道德的提高。
大学生科技伦理道德现状的实证研究相关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
大学科技园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社会职能的重要延伸,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科技论文,供大家参考。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形态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依赖度日趋提高。农业高校作为农业科技和农业科研人才的集合体,是支撑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最重要的主体。为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生态文明等,农业高校正积极主动日益提高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服务社会,努力为建成高水平的农业类大学而努力。正如南京农业大学秉承百年优良办学传统,在2011年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制定实施“1235发展战略”,大力引进高水平人才和青年教师,积极推进科研组织创新,优化资源统筹配置,发展势头良好,综合实力稳步上升。同时,农业类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培养创新性人才和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的重任。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在推进大学建设与提升发展水平的过程中,发现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才是强校之路。不管是社会外部要求,还是自身内在需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成为最有效的战略抓手,提高科技管理水平,构建适应农业类大学发展的科技管理体制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农业类大学科技创新、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因此,现通过调研、论证,开展一场“科技创新大讨论”,共同研讨制约发展的瓶颈和破解发展难题的路径,谋划新一轮学校发展的新突破、新跨越。
1方案设计
1.1指导思想与目标
围绕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建设目标,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为指导,以明晰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过程中学校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为重点,以完善与研究大学建设相适应的学校科技管理体制为抓手,以“更新观念、完善制度、优化资源、提升能力”为目标,充分尊重和调动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步形成与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相适应的科技管理体系;进一步整合和优化学校科技资源,形成有利于构筑大平台、组织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和培育大成果的人文、制度和政策环境,全面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1.2主题与内容
大讨论的主题是进一步认识科技创新在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实现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与提升的路径和举措。主要内容包括创新理念和创新精神的培育、科技创新队伍和条件建设,尤其要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实施科技创新要靠人,要建设一支符合研究型大学需要、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师队伍。同时,加强创新型校园文化建设,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科技创新大讨论,作为开展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一个阶段,其基本内容包括:总结回顾过去的科技工作;分析找出科技工作的不足;明确今后科技工作该怎么做,如何把科技创新工作做得更好。
1.3实施步骤
创新大讨论主要分3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动员部署,学校正式发文启动科技创新大讨论活动,并以分级动员形式部署科技创新大讨论工作。同时邀请部委领导和兄弟高校领导来校作报告,介绍高校面临的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指导科技大讨论工作。第二阶段是讨论交流,围绕科技创新大讨论主题,学习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本学院科研工作实际,与国内外有相同学科的高校对比,按照建设研究型大学和研究型学院的要求,以外出调研与内部座谈相结合,把握学校、学院目前科技工作现状,找出制约学校、学院科技发展的关键问题和关键环节,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措施;探讨学校、学院向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学院转型过程中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谋划学院、学科的科研交叉领域和科研新的增长点,提出发展思路、发展规划、保障措施。讨论交流分为3个层次进行:各学院组织座谈讨论,大学科组专题研讨,相关产业链内相关学科交叉研讨。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交流,各学院、各部门形成总结报告,并在全校大会进行交流。第三阶段是总结提升,学校根据科技创新大讨论取得的成果,制定、修订相关管理制度、科技政策,将科技创新大讨论达成的共识物化为科技管理文件,逐步形成有利于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为搭建大平台、组建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及培育大成果提供基础保障,进一步推动学校向研究型大学转型。
2实践成效
1)以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学校工作主线,是在新形势下适应国家和学校发展需要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对加快推进南京农业大学研究型大学建设进程具有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切实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机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对学校整体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
2)清晰地认识到学校自身科技工作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增强学校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和使命感、危机感、责任感。学校提出“重点突破”的战略思想,符合南京农业大学实际,也符合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要求。
3)人才、平台、团队是提升学校创新能力的三要素,对学校发展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紧迫,应成为学校资源配置的方向和重中之重。通过重点投入、政策导向和体制制度创新,使这些群体和平台能加快出人才、出成果,同时培养出一大批创新能力突出、学术思想活跃、发展潜质明显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或骨干。
4)切实加强制度创新,逐步建立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学校管理政策和制度体系。制度创新是关键,是落脚点,科技创新,制度先行。制度创新既包括科技管理制度创新,也包括学校其他管理政策和制度创新,要形成“教学”和“科研”并重的管理政策和制度。
5)科技创新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学校应营造良好的、长期的、宽松的科研环境,不能盲目追求短、平、快,要让科研人员、特别是年轻教师能潜心自己的研究。学校要以各种方式和渠道弘扬和倡导科研过程中年轻人尊重老同志,老同志爱护、提携年轻人的风气。各个学科要选好德才兼备的学科带头人,使其成为团结和调动其他教师的核心力量,形成一个有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团队。
3思考建议
3.1加强顶层设计,实现重点突破以人才、平台和团队建设为抓手
选好主攻方向,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人文社科基地等平台建设不同层次的创新团队建设,以及在拔尖人才培养引进方面做好整体规划,集中优势资源,通过前期投入和政策引导,争取有重大突破。
3.2凝练研究方向,争取大项目,产出大成果
围绕当前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行业发展需求,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获得一批高水平、有影响的标志性成果。积极加强前期策划和主动设计,选择和凝练若干重大研究方向,加强先期培育,加快形成优势和特色,提早确定重大项目和重大成果的培育方向和培育对象,为争取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做好战略储备。
3.3加快研究型学院建设,促进学科交叉创新
各学院要结合实际,加强科技战略研究,制订并明确学院科技发展规划、目标和具体措施,有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围绕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以产业链为导向,积极推进自然科学学科和人文社科学科的交叉,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内部学科以及与加工、工程学科间的交叉,通过有效组织和政策引导,组建新型创新组织,凝聚新的研究团队,创新协作机制,培育新的创新领域和研究方向。
3.4按照循序渐进、统筹兼顾、重在激励和方便管理的原则核定和计算科研工作量
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学校拟增加若干科研工作量核定到各学院,由学院按经费和业绩分配给教师。同时,拿出部分工作量统筹使用,作为院科研秘书、科辅和青年教师的工作量补贴。
3.5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促进学校对外科技服务持续发展
拟对学校横向项目管理办法和经费支出比例进行调整,即研究类项目的管理费与纵向课题相同,转让类项目适当增加课题组的绩效支出。3.6提高科技平台共享水平和使用效率创新管理政策和管理方式,实行服务型管理和全方位有偿开放,促进平台资源共享,提高使用效率。加强平台专职实验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训,建立一支责任心强、实验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实验技术人才队伍。设立平台开放运行专项基金,对实行开放共享的平台基地在测试费、维修费和开发费上给予适当补贴。
一、地方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动力
1.地方大学科技园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协同创新动力
与其他高新技术园区不同的是,地方大学科技园依托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的性质。一方面,大学的教师、科研人员依托科技园的平台进行科学实验;另一方面,企业依托大学进行重要的科学技术开发,这两方面都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帮助。创新人才是协同创新的主体,只有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才能为协同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
2.地方大学科技园以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协同创新动力
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大学科技园发展的立足之本,地处经济发达之地,大学科技园就能较快地发展;如果处于经济落后地区,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建设就比较慢。地方的科技发展特色也是地方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的根本动力所在。如肇庆学院的果树研究就是依托于当地四会市果农柑橘种植的实际,创新发展技术,进而开展果树栽培技术输出。如肇庆学院的中巴软件园是依托于肇庆市政府的一个合作项目。该软件园落户在肇庆学院科技园。有了地方经济发展建设的基础,有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地方大学科技园就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二、地方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机制
1.依托于地方大学协同创新,将企业安置在科技园为促进协同创新,将实验室、研发机构设在大学内,由大学提供技术创新,企业在科技园内负责成果的转化、上市。为吸引更多的企业到科技园落户就要大力开展大学的协同创新,使大学的科研活动更加活跃。企业的一项成果源于大学,就更能加强企业与大学的联系。如根据“2011计划”,肇庆学院与业界优秀企业合作,成立肇庆学院一品园林协同创新中心、肇庆学院郎迪景观建造协同创新中心、肇庆学院绿健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肇庆学院恒兴水产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肇庆学院逸舒制药协同创新中心、肇庆学院-皓明精细化工协同创新科研基地。通过与这些企业协同创新,下一步准备吸引企业落户肇庆学院科技园。
2.形成协同创新产业链,吸引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协同创新不是孤立的,要形成产业链,吸引高新技术企业落户。产业链的形成需要园区有集成创新的规模,能够给高新技术企业需要的经济支持、孵化补给。如肇庆学院中巴软件园属于肇庆学院科技园的一部分,它形成产、供、销完整的一条产业链,能够吸引一批软件开发、计算机技术企业落户。通过形成产业链,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最后促进集成创新。
3.引进天使投资,促进协同创新与资本企业的合作也是目前大学科技园的一种协同创新。大学科技园中的企业往往是尚在成长的企业。通过引进天使投资,促使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企业步入正轨。资本企业能够给科技园的企业带来资本和管理理念。一些资本企业会向注资企业派驻管理人员,加强企业的管理,促进技术的研发,开拓市场前景。有了资本支持,中小企业能够从困境中走出来,大企业能够获得新的发展。
4.地方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促进创业地方大学科技园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地方大学科技园既是管理者又是联络员,既是平台的搭建者又是孵化器。地方大学科技园中的企业大部分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需要科技园搭建好协同创新平台,做好科技创新的孵化器。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很高涨,但是往往不能付诸于行动,这就需要大学搭建平台,孵化大学生创业企业。地方大学科技园对大学生创业活动进行扶持,将有创新潜力的企业优先发展,调动资源,运用协同创新促进创业。
三、地方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功能
1.地方大学科技园有自主创新的协作平台的功能自主创新是所有创新形式中最重要的创新。通过自己开发技术,获得专利权,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是许多企业梦寐以求的。但是,自主创新往往不可能一家完成,多需要有多家企业协作完成,而地方大学科技园就提供了这样自主创新的协作平台。提出一个设想,由园区中的企业共同攻关,获得多学科的技术支持。依托于地方大学较为强大的师资力量,大学科技园调动高校的人才资源,为企业的自主创新服务。如肇庆学院成立的广东林产化学工程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就是依托于肇庆学院较为优良的化工研究传统,与广东华林化工有限公司合作,专注从事化工研究。该中心落户于肇庆学院科技园。
2.地方大学科技园有科技育人的试验场的功能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著名的科技公司思科有一句名言:TECHNOLOGYISEVERYTHING(技术就是一切)。在地方大学科技园,将科技育人的功能重视和开发出来非常重要。尤其是工科学生,平时如果不接触工程实践,到工作中很难发挥能力。肇庆学院非常重视科技园的科技育人功能,将学生的工程实训与公司的科技开发工作结合起来,形成科技育人的试验场。如与软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肇庆学院移动软件实践中心;与拓胜计算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肇庆学院信息系统实践中心;与凌阳爱普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肇庆学院嵌入式培训中心;与智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肇庆学院无线信息传输实践中心;与云龙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肇庆学院网络数据处理实践中心;与中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肇庆学院网络技术实践中心。这些实践中心都落户在肇庆学院中巴软件园,既能起到科技创新试验场的作用又能起到科技育人的作用。
3.地方大学科技园有管理创新的服务区的功能从管理创新的角度,通过协同创新,地方大学科技园能为企业提供较为完备的服务。第一,地方大学科技园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作为企业办公、实验的区域,一些大学科技园发展办公租赁服务,也获得了不菲的收益。第二,地方大学科技园为所在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有了好的创业政策,企业在科技园中能够获得与高新技术开发区同等的政策,对于正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来说这是很难得的。第三,地方大学科技园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支持。地方大学的大学毕业生可以直接到科技园就业,形成“自产自销”的良性循环。另外,大学的教授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就近获得技术支持。
4.地方大学科技园有创新创业的孵化器的功能企业创新创业是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寻求发展的一种创新创业行为。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开拓,地方大学科技园可以为企业提供创新创业的孵化器。孵化器是大学科技园的核心功能。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科技园区就为许多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支持政策,孵化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要重视科技园区的科技孵化功能,如肇庆学院在科技园成立了大学生创业街,并制订完善的政策,促进大学生的创业。在中巴软件园开设学生创业实践平台,为学生的创业创造条件。
四、地方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对策建议
1.地方大学科技园要加强建立科学的协同创新体系科技园可以作为地方大学协同创新的一个窗口,发挥重要的协同创新功能。科技园是地方大学进行产学研结合的优秀平台,要加强建立科学的协同创新体系,促进大学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协同创新。
2.地方大学科技园要加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当今社会非常缺乏的。依托强大的企业体系,地方大学科技园有条件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地方大学科技园要通过在学校和企业创造条件,制订相应政策,为高校和企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3.地方大学科技园要加强金融创新服务企业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的匮乏。通过金融创新服务,企业才能获得足够的资金来发展技术。现在,金融投资领域非常活跃,地方大学科技园要善于牵线搭桥,为园区企业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财力支持。
4.地方大学科技园要集成创新,进行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学科研成果需要进行转化就需要在大学科技园区中成立企业,进行产品的销售。要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就要做好市场开发,对市场前景进行预测,将产品推向市场。要利用科技园的大平台集成创新,积极将科技成果转化。5.要加强地方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的育人功能地方大学科技园是地方大学的一部分,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地方大学科技园要发挥其协同创新的育人功能,将企业与大学的人才培养相结合,使科技园中的企业成为大学人才培养的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够就近实习实训,锻炼能力。
浏览量:2
下载量:0
时间:
随着二十多年大学科技园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大学科技园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学校技术创新的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的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育的基地,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催化的基地。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科技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高校实施创业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深化高校改革的重要举措。香港科技大学创业教育成果受到全国以及世界的关注,其目标明确、内容丰富、结构优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功不可没。研究香港科技大学创业教育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总结其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施的经验,对我国其他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香港科技大学;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21世纪以来,创业的浪潮逐渐席卷全球,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高效开展创业教育成为我国高校的历史使命和必然选择。香港科技大学(以下简称“科大”)非常重视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受到国际的普遍认可。科大创业教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实施创业教育的载体和保障。课程体系积极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合理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及课程实施的支撑。
一、合理明确的课程目标
创业教育课程指学校有计划地把学生培养成开创性人才的一切活动的总和,是一系列结构科学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等课程形式的有机统一。课程目标是选择课程内容,运用教学方法、实施课程评价的基础和依据。科大的创业课程总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并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具体包括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丰富创业知识与提高创业实践技能,其中,重点突出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和提高创业技能。科大创业课程目标的制定与学校的发展理念和香港地区的经济状况一致。科大的使命和目标含有对国家的经济及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让学生(特别是本科生)全面体验大学生活,包括:在所选学科方面,获得特别优良的训练;在通识教育方面,加强创新和思维能力。此外,香港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的98%,企业家是该地区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创业氛围浓厚。因此,加强学生的创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科大为学生提供丰富灵活的高质量创业课程,课程目标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创业、就业需求为中心,以创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最终指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符合学校的理念和香港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切合实际,合理明确,彰显了创业教育目标的前瞻性与创业教育的社会价值。
二、理实并重的课程内容
创业教育课程内容是开展创业教育的核心要素。科大依据明确的创业教育课程目标,在课程内容上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大学生的需求,做到了理实并重、融入专业。创业理论课程是指教学计划要求的系统传授创业理论知识的课程。创业实践课程是指将获得的创业理论应用于创业竞赛、实际操作等创业活动中的课程。创业理论课程为学生创业实践打下理论基础。科大的创业理论课程主要是由商学院、跨学院联合提供。课程内容既包括创业必需的基础经济类知识,如宏观经济学、金融服务运营管理、会计准则等课程,也有与创业直接相关的知识,如创业与小企业研究、创新机会识别等。实践课程主要是由创业中心组织的丰富有实效的创业课程。包括“创办你自己的企业”系列创业研讨会、创新创业训练营、科大一百万美元创业大赛、星期五梦想家等,在这里,学生与企业家之间、不同背景的学生之间都会产生思维的碰撞与交流,点燃学生的创业激情,传授学生创业所需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其次,科大的创业科技园区,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际操作的平台,让学生在真实的创业环境中提升创业能力。此外,科大的商科和理工科是学校的优势专业,为实现工程与科技产业化,必须开发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创业课程。为此,商学院与工学院共同开发了创业的选修课,供全校学生选学。如主要针对工学院学生的创业课程包括创新管理与科技创业,IT创业、工程商业发展、工程管理等。此外,工学院开设了科技领先与创业的主修专业,工学院与商学院联合开设工程与商业管理结合的专业课程。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依托专业优势,实现创业梦想。
三、科学优化的课程结构
科大的创业课程结构科学,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互补充,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科大的创业课程类型主要有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如工学院开设的技术与创业专业的必修课,为学生提供与专业相结合的创业教育课程,满足具有强烈创业意愿学生的学习要求。选修课主要是商学院与工学院共同提供的创业课程,满足所有对创业感兴趣的学生需求。科大学生在进入学校的第二年确定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中都设有与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学生完全按照特长、意愿和需求选择创业课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分要求上,必修课的学分要求高于选修课。学科课程即讲授创业知识的理论课程,通过学科课程系统奠定学生的创业理论基础,并在学科课程的教学中穿插创业活动。在课外进行的活动课程包括为期一周的创新、创业训练营,在训练营中,正在创业的年轻企业家和准备创业的预备企业家将学习到创业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并在可行的商业计划中塑造商业理念。定期举办不同创业主题的研讨会,邀请成功创业的企业家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传授创业经验,讲解创业知识,解除学生的困惑,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历时半年的科大“一百万美元创业大赛”,要求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加,并在紧张有趣的活动中渗透学科理论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如商业计划书的撰写、团队协作能力等。
四、多元互动的课程实施
科大的创业教育教学方式非常灵活生动,注重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将创业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结合。科大根据创业教育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科大的创业教育课堂会不定期邀请创业成功的校友、企业家及创业领域的专家走进课堂,他们在授课中注重使用生动形象的案例,结合创业经验。在与专家、企业家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困惑,将自己具备的创业知识与实际的创业实践相联系,丰富学生理论的同时使学生了解到真实的创业过程。科大的创业教育摒弃了只在课堂传授理论的形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教师在授课中也能依据自己讲授的内容组织学生撰写创业计划书、合作讨论、开展实践调查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与教师和同伴的交流合作,培养了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学生在与教师和同伴思维的碰撞中完善自己的观点,企业家也可以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有价值的创意和想法。灵活多元互动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创业中必需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思维能力等。
五、启示
经过不断的探索,科大已经建构起了相对完备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满足了不同基础、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开创性精神的人才,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受到了广泛认可。其目标明确、内容丰富、结构优化、多元互动的课程体系的顺利运行离不开学校先进的发展理念、各学院学生指导中心对学生全方位的指导,创业中心组织有效的活动、创业孵化基地以及校友、社会等各种资源的保障与支持。内地高校应借鉴科大的经验,依据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确立学校创业课程目标,在课程选择上给予学生高度的灵活性和充分的指导,建立专门服务于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团队或机构,整合校友、政府、社会等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结构科学的课程体系,以此实现创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创业人才、深化学校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的价值与使命。
参考文献:
[1]黄兆信,郭丽莹.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2,(19).
[2]闫守轩,降杰.香港科技大学创业教育的实施及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13,(22).
摘要:近几年,绥中县设施农业发展迅速,随之开展了各种设施农业科技培训。本文主要是针对绥中县设施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种植品种、规模、技术培训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对设施农业培训的建议。
关键词:设施农业;科技培训;农民;改进措施
设施农业即保护地栽培,是指具有相应设施,能在局部范围改善环境因素,为动植物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从而进行高效生产的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在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绥中县基本情况
1.1全县种植业基本情况
全县的种植面积为159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91万亩,果园面积68万亩,设施农业面积14万亩,设施农业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6%。设施蔬菜产量为126万吨,产值16亿元,设施水果产量为0.1375万吨产值为1.315亿元,设施花卉为0.06万亩,产值为0.072亿元。
1.2农村劳动力情况
农村劳动力人数为28.6万人,其中从事家庭经营的劳动力人数为20.2万人,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人数为15.6万人,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人数为9.4万人,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人数为75392人,常年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人数为51689人。
1.3设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品种、产量及产值
绥中县生产经营的设施蔬菜主要有:黄瓜,种植面积约为10万亩,产量为55.7万吨,产值8.4亿元;茄子,种植面积约为5万亩,产量为28.5万吨,产值3.2亿元;辣椒,种植面积约为4.15万亩,产量为13.7万吨,产值1.8亿元;菜豆,种植面积约为1.8万亩,产量为4.5万吨,产值0.7亿元;番茄,种植面积约为0.9万亩,产量为3.6万吨,产值0.4亿元;其他种植面积7.5万亩,产量13.6万吨,产值1.36亿元。生产经营的设施水果主要有蓝莓、葡萄和桃,种植面积0.19万亩,产值1.315亿元;生产经营的设施花卉主要是百合花,种植面积约为0.06万亩,产量为360万支,产值为0.072亿元。
2设施农业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十分重视设施农业建设,把设施蔬菜生产作为优先发展项目,专门出台了支持设施农业发展的政策及相关文件。县政府“六项工程”、“四项工程”、“三项工程”都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主要内容,整合全县农业培训机构和支农资金,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扶持力度;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新建、扩建的设施农业基地作为重点支持项目;把用于设施农业的新型农机具列入农机购置补贴范畴。保证支农资金向设施农业倾斜,促进了全县设施农业的蓬勃发展。截至2014年底,全县种植业设施农业已达到14.25万亩,而且近两年新增的主要是高效日光温室,涌现了一批工厂化育苗基地。2009年~2013年全县对设施小区办电支持资金就达到1800万元,新建高效日光温室2600个,新建育苗基地7个,占地1000亩。
3设施农业的培训情况
为了保证设施农业顺利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近年来,绥中县农发局针对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编写了全县设施农业技术培训计划,组织专、兼职教师,编写了培训教材;对基层技术员和农业大户进行了单独培训;对设施农业的从业人员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的专项培训和技术指导。培训重点是加强田间技术指导,做好跟踪服务。根据农民需要,在培训过程中,培训机构还专门聘请了农业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院所的专家授课。同时收集和整理农产品市场信息及农资市场信息,对农民产品销售和对农资的购买提供帮助。
4设施农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4.1农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工作任务重
2013年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为28.6万人,从事家庭经营的有20.2万人,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有9.4万人。绥中县现在有农业技术人员150人,农业技术人员与设施农业从业人员的比例为1∶626,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与设施农业发展相比明显偏低。
4.2农民基本素质低,参培积极性不高
全县设施农业生产经营仍以家庭为主,绝大多数农户的经营理念、思维方式、种养习惯均停留在最初的传统模式上。大多以追求短期效益、眼前利益为目标,农户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想扩大规模,又受到土地经营权流转等方面的制约。
4.3从业人员老龄化,文化程度偏低
目前从事设施农业的劳动力年龄老化,多以女性为主,文化程度偏低。全县农村现有从业劳动力以41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员为主。占农业从业人员总量的80%以上。而这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较低。
5对设施农业科技培训的改进措施
设施农业大部分农户以分散种植为主,农民管理参差不齐,经济效益不等。在种植过程中,由于技术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户的经济利益,因此要强化农业科技培训。围绕设施农业建设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科技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提高农民的现代文明意识和竞争意识,用知识和技术实现农业增产增收。不受从业人员数量和地域的限制,对于新发展的设施农业乡村根据需要开展培训,给予支持。增加培训经费投入,将培训分为定期培训和常年的不定期培训,不受培训次数限制。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载体实施科技培训,扩大科技培训的覆盖面。
浏览量:4
下载量:0
时间:
大学科技园是一类特殊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它主要依托于一所或多所研究型大学而建立,它聚集了大学丰富的知识、人才、信息和科研成果等资源。下面是读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科技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如果企业可以充分的在营销过程中与科技发展密切结合,将会实现巨大的发展。尤其是对于中小微型企业来说,科技的合理使用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营销策略,做出仔细的分析研究,并针对一些突出的问题给出合理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科技型小微企业;营销策略;分析研究
所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是指一些新型的、依靠互联网科技或者是商业资源发展起来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大多都较依赖资金和技术,对于经济的抵抗能力较弱,所以说解决目前中小企业的问题已经势在必行。只有解决了中小型企业的营销问题,才可以更好地将企业的产品与市场密切结合起来,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与资金的流通,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本文将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营销现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初期的营销困境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营销策略等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来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营销现状
对于目前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讲,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十分巨大的优势。根据数据调查显示,中小型企业虽然数量较多,但是竞争优势不大,例如在企业的营销资金上,中小型企业并不具备和大型企业一争高下的优势,这样就使得竞争力远远不如大型企业;而且除此之外,中小企业的科技发展水平较低,尤其是对一些新技术的研发与使用方面还有点提高。这样的发展现状就使得中小企业的营销现状出现了很多问题,接下来就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初期的营销困境
1.科技型中小企业营销资金不足
首先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在创业初期由于并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进行营销策略的宣传,这样一来就会使得营销效果大打折扣。因为,在科技时代其实所谓的营销无非就是借助于一些先进的媒体手段来为自己的产品进行包装和宣传,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缺乏了资金的支持,那么就会使整个营销过程难以进行,即便是再好的营销策略也会付之东流。而且缺乏了资金的支持,在整个营销策略的制定过程中也会出现一系列的细节问题,因为资金的不充足而受到严重的影响。例如,在进行广告宣传的时候,如果资金充足的话就会选择最适合的代言人来进行产品打造,但是如果资金不充足的话也许就会选择不用代言人。试想,在企业进行营销管理宣传的时候,如果缺乏了代言人的设计环节,那么就会使得企业营销策略失去了原有的效力。所以说,必须要合理地解决目前中小企业营销资金不足的问题。
2.科技型中小企业缺乏营销创新能力
企业的营销方式关系着企业的产品是否可以得到更好的宣传,并且关系着新产品的市场占有额,只有通过创新型的营销方式和手段,才可以更好地促进科技型中小型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然而在最近的调查中显示,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只是一味的采取传统的营销模式,这样一来就很少可以起到吸引客户的目的,最后难以实现企业发展的要求。要知道创新是关系着一个企业营销方案是否可以成功吸引顾客的关键,如果营销设计方案和执行方式缺乏创新性,只会让整个营销的过程过于简单、平常化,不会对扩展市场有任何的实质性发展。那么对于中小型企业营销能力缺乏的现状,必须要从营销的各个环节进行改进,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减少营销过程中的问题。而且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在营销的各个环节中不断的提高创新能力,来解决目前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缺乏营销创新能力的问题。
3.科技型中小企业抗营销风险能力较弱
而且在最近的调查中发现,科技型的中小型企业还存在着,抗营销风险能力较弱的问题。因为中小型企业的资金流来源并不是十分的多元,这样一来就使得科技型的中小型企业营销风险较大,而且如果一旦市场出现不稳定状况,就会对企业营销的设计以及执行造成严重的影响。例如,当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市场的需求就会有所下降,那么这样一来如果中小型企业在前期的投入较多,那么就很难收回营销成本,甚至还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资金配置和使用,不利于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发展,从而大大降低了中小型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给中小型企业带来无法预期的损失。而且在营销风险出现的时候,中小企业往往很难及时的给与解决措施,致使企业丧失了最佳拯救营销风险的时机,从而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营销风险等级。
4.科技型中小企业营销人才缺失问题严重
最后,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开拓市场的关键是营销,而营销的关键却是营销人才,只有高水平和专业性的营销人才,才可以更好地去制定营销策略,实现营销的成功,促进企业与市场的进一步结合。但是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企业的营销方案并不是十分的切合市场的需求,这个问题就充分体现了企业的营销策略并不科学,体现出科技型中小企业营销人才缺失问题的严重性。当今社会的生产发展以及科技的使用和传播,都必须要依靠高技术的人才,而营销活动的开展也必须要具备专业、而且经验丰富的营销人才,否则只会浪费企业的资源,却达不到预期的市场效果。除此之外,企业在进行招聘的时候,沿用了传统的学历为主的招聘方式,这样很难选择出具有高创新性、丰富创意性的人才。所以说,要想更好地改变科技型中小企业营销人才缺失的问题,必须要从改变科技型中小企业营销人才的应聘机制入手,进一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营销策略
1.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营销投资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营销成功开展,离不开营销策略的顺利执行,首先就要加大对营销方面的投资,面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营销投资缺乏的问题,首先企业可以拓宽自身的融资渠道。通过开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来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例如可以通过开展节约型项目来吸引国家的优惠政策的支持资金。还可以通过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来增加营销的投入资金;除此之外,科技型中小企业还必须要合理分配企业内部的资金流向。对于营销方面的投入资金必须要紧密的联系市场需求走向,来保证营销的顺利开展,并且给与足够的资金支持,尽量避免营销开展过程中由于受到资金不充足而受到严重的影响。通过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的引进与分配两方面来促进营销投资的合理发展,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2.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营销创新能力
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营销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在营销创新能力方面给予极大的关注。首先,在营销方案的设计上,必须要密切结合当下的市场流行动态,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促进营销方案的开展。在进行营销方案设计的时候,营销人员必须要紧密地联系市场,营销人员必须要仅仅抓住当下的流行元素来融入到营销策略的设计当中去,例如当下较为流行的一种私人订制的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就可以借助着一个营销点,来加入到产品营销元素中,来增加对企业产品的营销热点,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欢迎度;除此之外,在营销方案具体执行的时候,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大部分都是互联网企业,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好地去借助于互联网科技,例如可以将自己的产品在各个软件客户端上进行推广,包括微信平台、微博平台以及淘宝平台等等,这样既可以借助平台的客户群来进行营销宣传,又可以区别于传统的营销策略和方式,提高了营销的创新性。通过以上的策略分析,可以看出营销策略的创新性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来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要提高营销人员的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抗营销风险能力
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营销风险也是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必须要加以重点关注的内容。为了进一步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抗营销风险能力,首先企业收集和分析市场营销数据。简单来说,就是对以往的市场数据进行搜集,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整理,之后经过专业的市场风险评估,找出市场营销的风险点,这样就可以根据这个风险点进行营销策略的制定和设计;其次,加强企业市场分析能力。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仅仅拥有历史数据是远远不能解决问题的,还必须要与当下的市场实际相结合,找准产品与市场的结合点,这样再去制定营销方案,就可以是整个营销计划顺利开展;最后,还可以建立营销风险预警机制。一旦发觉企业的营销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必须要制定出一个科学的解决策略,这就需要在营销方案出现严重问题之前就已经可以很好的察觉出来,这个时候营销风险预警机制的设立就非常必要了。简单来说,就是企业设置专业的市场监测部门,对企业的营销方案实施进行跟踪调查,然后分析营销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的反馈结果,来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4.完善企业招聘机制,引进营销型人才
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营销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引进专业并且经验丰富的营销人员。首先,要不断完善企业的用人招聘机制,改变以往以学历为尊的招聘方式,转变成以能力和创意为主的招聘机制。因为对于科技型的中小企业来说,它往往更加需要具有实践经验以及丰富创意的人才,这样才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出更加科学、先进的营销策略;除此之外,在企业招聘的过程中,不仅仅包括对应聘人员的选择,还包括对应聘成功人员的培训,所以在进行招聘之后,还要聘请专业的培训专家对新入职的营销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培养营销人员的素质,提高他们的营销水平和营销创新力。而且企业还要不断加强与其科技型性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开阔企业营销人员的营销视野,促进营销方案的创新与营销能力的提高。所以说,对于目前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营销问题,必须要从源头入手加以解决,只要解决了营销人才的问题,就可以很好地保证营销策略的制定与实施,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存在将会严重影响中小型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并且结合实际给出了初步的解决策略,希望可以更好地解决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的营销问题,促进中小型企业的长远发展。
作者:李娜 王淑芹 李玉红 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吴颢.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营销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志强.我国中小企业营销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李凯旭,李玉红,杨柳.黑龙江省三江地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创新驱动模式研究[J].经济师,2015年11期.
[4]李凤萍.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营销模式--基于网络营销市场的中小企业运作模式分析[J].编辑之友,2014年04期.
摘要: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使命赋予了农业科技创新更高的时代要求,但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却存在诸多制约农业发展的问题。为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保定市需要建立典型农村,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加农业科研经费,最终实现农业乃至农村的新发展。
关键词:保定;农业;科技创新
一、保定市农业科技创新的背景
2011年,“种业新政”正式发布,首次明确了在农业科技创新中企业的主体性地位,农业企业在这一创新体系中会起到将应用型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巨大作用。但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中,科技成果和技术推广严重脱节。为解决这些问题,农业科技企业的主体地位我们要重视起来,采取奖励性措施调动他们投身科研和生产积极性、创造性,在资金方面给与更足够的支持,在科研课题申报上给与更多机会。
二、保定市农业科技创新所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的产业化程度偏低
农业科技企业通常是依靠某一种产品或某一项技术,开发出市场,而后带动一系列的相关企业,成为联系生产和市场的中间环节,一方面拉动农业生产,一方面开发市场。农业部门还可以享受到加工,流通领域的利润,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扎实了农业基础,从总体上来看,保定市的农业科技企业水平是有待提高的,大多数企业只是单纯的生产或者经营,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关联程度低,难以形成类似集团式的生产经营统一体。[1]
(二)农业科技体制缺乏活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但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中,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日益彰显。一方面,保定市专门农业科研机构的设置已不再适应当代要求,机构重复设置,课题重复研究,使得农业科研机构要取得突破性进展面临很大困难。另一方面,农业科研机构研究的侧重点和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供需结构脱节。
(三)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果,农业专利数量也得到了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农业科技创新的力度仍然欠缺,高水平、高质量的农业创新成果依然较少,尤其是在喷灌技术、农药化肥的适用上,缺乏合理布局。保定市在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主要来自农业局、各县农业指导部门以及高校研究,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对农业科研的投入不足,高水平的农业创新成果不足,尤其是针对当地气候条件,农业部门不能及时传达农业信息,教授农民先进的农业技术试验,喷灌技术落后,水资源浪费严重,对于农业的投入集中在农药化肥的使用,污染严重。同时,各部分创新意识不足,等靠国家的补助、技术支援,不能有效吸纳人才,行政壁垒严重。
三、关于促进保定市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为了有效开展农业科技研究,必须要对科技研究充分重视,政府要足够认识要农业在国家中的基础性地位。同时,保定要结合当地温带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的特性,因地制宜,加强本土化农业科技的基础性研究,组织各部分协调攻关重大科研项目,重视先进农业技术的适用。
(一)创建“典型农村”,建设高级特色农村
典型农村是指以某种农产品和服务为主的一系列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的举措,主要指将农业产物(植物、水果、花鸟等)以及当地农村特色相结合,发展现代农村,将生产、服务、农家乐等一体化设置布局,实现农业新功能,再创新价值,布局新职能,实现农村的全面化发展。为有效建设高级特色农村,政府要专门建立农业创新职能部门,为农民提供优惠贷款,现在土地自由流转,增加农业投入,实现高校农业研究实用化,鼓励农业的种植。
(二)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各组成部分相互结合,合理构建,为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的动力。保定市要根据农业合理布局,主要调研乡村土壤的现实情况,气候条件的变化,进行基础性研究。同时,保定市政府要根据现实需要,将国家适用的农业技术进行广泛推广,实现现代农业的发展。最后,要实现农业新发展,将技术转化为农业成果,实现农业的现代价值,根据市场变化,调节农作物的种植、生产。[2]
(三)增加农业科研投入
第四次科技革命围绕生物工程等主题展开,为了我国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赶上发达国家,保定市必须根据区位优劣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农业地位的巩固,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案来改变农业科技创新所面临的问题,增加农业的投入。不仅增加农业科技的引进投入,还有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情况,增加技术适用的投入,付诸于实践。[3]
[参考文献]
[1]郭雪涛.论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与思考———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J].基层农技推广,2014(1).
[2]刘金霞,刘荣先,刘秀丽.加强科技教育投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0(2):65-67.
[3]杨蕾,张博,杨伟坤.保定市农业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构建政策建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0):43-45.
#p#副标题#e#
近年来,随着我国创业机制的健全,大学创业系统日臻完善。大学科技园在那些科研实力雄厚的大学基础上,将大学中的综合治理资源优势与其他的社会资源优势进行了紧密的结合,成功的将高校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成果、培养创新型创业人才、为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提供了发展的平台。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技术创新的载体、产学研结合的一环,在科技创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系统学的视角来分析研究高校在科技园创新系统的关系,掌握高校对这一系统的主要作用与位,了解高校发挥作用的规律及渠道,对加快科技创业人才队伍开发,推进区域科技创业活动,提升区域科技创业整体层次、优化区域科技创业人才系统功能,加快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高校在大学科技园创新系统中的地位
大学科技园的产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我国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高校产学研相结合的产物,它为社会创业提供服务、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平台。大学科技园创新系统是依托主办高校的配套设施、智力资源、创新体系等将各种优势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由各种要素组成的系统。本文主要讨论的高校是指研究型大学。
因为研究型大学是指那些“提供全面的学士学位计划,致力于研究生到博士生的教育,把研究放在首位”的大学。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与我国的不断探索中可以明确,研究型大学主要是以知识创新的传播、在生产中的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科技的科研成果与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高层次的精英人才为主要目标,在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站在社会职能的角度,所谓研究型大学主要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的大学;站在组织目标的高度来看,研究型大学主要是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的大学。站在办学的水平来看,研究型大学主要是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教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
很多国外学者如亨利?埃茨科威兹教授(Etzkow it z H,1999)、伯顿?克拉克(Clark B,2003)等,将具有创新研究成果的研究型称之为创业型大学。与传统的对研究型大学的定义相比,国外学者所指的这种研究型大学团队研究意识更强、获取资源的能力更强、更能够有效的实现知识的转移运作。这种大学的最直接目标就是为了更加全面的推进本国或地区竞争力的提升,因此这类大学与各型企业、国家政府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例如美国的MIT、Stanford University,都属于这种类型的大学。
对于我国来说,创业型大学是一个新的大学发展形式,与传统的高等教育相比,创业型大学在传播知识的基础上以生产与应用作为中心、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作为主要目标、具有确定自身战略发展方向的自主性、在主动寻求组织创新的同时与政府、企业等进行密切合作、使高等教育中的教学与研究更加关注实际问题,并为高校的发展不断拓宽资金来源的新型大学。
2 研究型大学在科技园创新系统中的地位
研究型大学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焦点,政府与各产业对其予以高度的关注与期待,由于存在着大学、企业、政府三者之间的利益互惠原则,“与企业、大学和政府部门网络组成三螺旋创新空间”,研究型大学逐渐拜托了区域经济创新的边缘者地位,向着区域经济创新的主体地位迈进。
1)政府对研究型大学有更多的期待。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在高校中的角色定位逐渐由“供给者”转变为“协助者”,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未真正成为“服务者”的角色。21世纪的到来,带领人类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人口的迅速增长、各种疾病的困扰、不断爆发的自然灾害、不但恶化的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增加的科技创新成本、世界局部战役的频繁爆发等因素的发生,使得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呈现出总体下降的趋势。但是,在面对不但严峻的财政问题、不断变化的公众需求增长等问题时,政府总是要求大学能够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例如:环境污染问题、社会稳定问题、社区建设问题、贫困问题等,政府希望通过研究性大学的存在来切实改变或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2)产业界对研究型大学有更高的期待。
随着现代企业竞争压力的增加,各企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已经由过去的单纯的技术培训转变为向更深层次的发展提出了要求。虽然很多大型企业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但是在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上的关键性技术的创新与研究越来越依靠那些研究型大学。很多大型企业在开拓发展的最前沿交叉领域与具有企业特色的优势领域中,越来越希望得到研究型大学的支持。研究型大学中那些具有需求导向的基础性研究将为企业的发展与技术的更新带来超乎想象得利润,而这些技术上的革新与发展是身处国内外经济环境不但变化的企业所无法完成的。
3)研究型大学-企业-政府,三者存在“互惠”的可能。
研究型大学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双赢的利益关系。一方面,企业对研究型大学进行资助,扩展了大学的研究活动项目;另一方面,企业通过研究型大学的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的获得知识生产与知识资本的同时获取利润。当然,研究型大学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为政府和企业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不仅使政府从中获利,也是大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与信任。创业型大学作为科技园创新系统中知识生产中的源泉,一旦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必定会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完成知识资源向资本的转化。 但是,如果创业研究型大学在区域创新体系中不存在,那么很难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创新体系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创新体系缺乏知识创新的动力源泉。反之,如果只是一些一般性的大学提供的知识创新,也很难在推动区域经济创新能力的提升中起到积极地作用。因此,综上所述,只有那些具有知识创新、能够将知识尽可能多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研究型大学不仅能够成为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主体,更能够与企业、政府共同成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3 高校在大学科技园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分析
1)孕育者。随着毛线精神与实用主义的引导,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从成立之初就孕育着学术创业的精神。从20世纪80年代延续至今的研究型大学大规模地向创业型大学转化,创业型大学必须肩负两个使命: ①训练未来的企业家在建立自己未来事业的同时还必须具有创新精神;②必须以企业化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其中,通过科技园、孵化器作用帮助大学生或大学毕业生成就自己的事业。高校成了科技创业人才诞生的孕育者。
2)发动者。创业型大学作为一种新的大学组织和功能形式正在向全世界扩展,他的创业创新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各种与创业相关的项目、组织机构通过在大学校内与校外之间的信息沟通,使得企业资金能够有效的与技术人才的创新项目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一个创业的核心区域,这就是各种创业活动集中进行的地点。大学将自己的科技创新直接转化为科技成果,因此,研究型大学是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的生产者。
3)促进者。研究型大学等教育机构或组织拥有具备一定的科学技能与知识创新的科技创业人员,并能够为企业的投资创业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持,还能为企业的管理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例如:在南非、我国的台湾、印度等国家和地区,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大学研究成果研发的新产品或新企业。可见,高等院校应充分利用自己的创新与研发优势,在理论研究、信技术研究、产品研发、建设实验室、培养高科技人才等方面与科技创业的企业进行良好的合作,使得创业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从而为创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与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提供保障。
4)连接者。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围绕大学建立了研究中心、孵化器、高科技园区等,通过培养人才,供给创业人才,推动创业及生态系统建立。大学及研究机构是直接把科技创新的各要素转化为科技成果的生态种群,是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的生产者。
5)协同者。种群的定义分析,科技园创新系统中所有科技创业人才构成人才种群,所有的政府、科技园区、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可以分别形成政府、科技园区、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的种群。根据这些种群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同的规律就形成了区域科技创业人才生态系统的群落。高校是区域创新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要素,通过与政府、中介机构、新创企业的协同作用构成创业群落。
4 高校与大学科技园创新要素的关系
1)高校与科技创业人才的关系。
著名学者蔡莉等早在2007年就对研究性大学赋予了精准的定义,他们认为:研究型大学的实质是将科技创新中的各要素直接转化为科技成果,同时,研究型大学更是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培育科技人才的创造者、生产者。研究型大学是科研所的高等院校、科技创新的企业共同组成的生态群体。一方面,科研机构在充分利用自身的创业商业为本区域的创业者提供创业科研成果的同时更增加了本区域的投资创业几率。另一方面,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又为创业者提供了拥有一定技能的科技创业人才,当然,大学还可以为企业的管理提供各种服务与支持。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的有机结合所拥有的研发创新优势,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发上、高新科技人才的培养上都能与企业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从而增强了企业创新能力与科技成果之间的转化能力。大学/科研机构因其具有的深度知识和分析能力,以及独立的和专业化的沟通技巧,使得它们在创业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即促进信任和建立社会资本;通过培养人才,供给创业人才,推动创业及创新系统建立。
2)高校与企业的关系。
作为社会中的两个不同机构,大学与企业各自拥有自己的职能特点。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学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们不能否认,一方面,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切实解决了大学办学经费不足、国家投资有限的问题,并提高了大学的办学效益,但是,如果企业与大学之间无法把握好“度”,不仅会影响到大学的发展还将影响到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目前很多大学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工业化的发展使得企业与大学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是大学忽视了正常的教育与科研,很多大学的创造性逐渐走向枯竭,在学术上也逐渐向实用性转变,很多大学已经在无形中成为经济发展的手段。因此,我们提倡大学与企业之间应该保持适度的距离,这与大学推动科学发展的前提是不矛盾的。
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联盟,迫使大学走出校门、迈向经济社会,这不仅拓展了大学的传统职能,更延伸了大学的社会义务,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的社会边缘性地位。
3)高校与政府的关系。
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特殊的、矛盾的、相互依存的,这种关系一直以来就是困扰世界各国大学的主要问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例如:在科研方面,大学正承担起越来越多的政府大型项目的研究工作,特别是那些具有公益性的、见效慢的应用型研究,政府总是将这些研究委托给大学来完成。可见,此时的大学已经成为政府进行改革与提高管理效能的工具,而大学中学者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机会,凭借自己的学术力量将自己的主张延伸到政府,从而对政府的决策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有的学者成为政治家直接参与到政府的决策管理中。对于这种关系的演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理顺双方的权责范围与关系,努力在大学与政府之间建立良性互动的关系、和谐共存的关系,找到相互之间的平衡点,实现“政府宏观适度控制”、“大学积极有限自治”的推进模式。
4)与科技中介组织的关系。
科技中介机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调配科技资源,整合各类专业知识,在市场各主体之间、要素市场之间建立沟通桥梁,帮助科技人才创业,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机构。科技中介结构的建立能够很好的协调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如今世界各国都在采用这种方法来保证政府与高等教育之间增强相互关系的有效方法。一方面,中介机构成为高校的代言人,替高校向政府提出要求;另一方面,它又是政府的推手,帮助政府将适当形式的责任施加到高校。这一特殊机构的存在不仅保证了高校教育学术的自主权,更确保了政府对高校的有效管理。这主要是由于中介机构的特殊性所决定的。首先,中介机构的组成人员不仅有政府成员还包括高校的教授、社会其他方面的代表。其次,中介机构时游离于高校与政府之外的组织机构,可以使中介机构站在公正的角度上看待问题,并对政府与高校的组织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性。
浏览量:3
下载量:0
时间: